伯乐创业网、一个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好项目和创业资讯的网站!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创业知识库

包含大海是谁的词条

百科攻略 2022年08月15日 23:26:04

大家好,关于大海是谁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大海的作者是谁

张得声(原名:张德生)字:重帆,号:听涛海阁—主人,1946年生,双面透视大海技法创始人,国礼艺术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山水画研究生班。18岁参军,从事解放军美术创作工作。是部队骨干美术创作员,在全军美术界颇有名气与影响。从艺近六十载,在国画、版画、剪纸画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并发表于《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文艺》等十余种报刊。主要作品有《屹立》《云中炊歌》《沧海颂》《出海》《激情澎湃》等作品。

张得声以他浑厚凝重的笔墨、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底、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形象,不断推出以大海为主题的中国画***力作。在张得声的作品中,把大海的波涛浪涌、礁石岸岛,海上的鸥帆渔火、日月风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开来;一幅幅别开生面、气象万千的画卷,把海的博大精深、石的沧桑砺炼刻画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张得声先生的作品表现了广大群众进步向上、积极奋进的思想追求以及对真善美的热情向往,紧贴时代主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极高的美学价值。

2大海是谁的

大海属于地球的,属于自然界的,也属于人类的。

大海即海洋。其实海与洋还是有些差别的。 海和洋的区分: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大海是生命之源”,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份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

一、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海其实是在地球史上第一次火山爆发时由于水蒸气太多而形成了云,之后又下了几千年的暴雨,汇成了大海。

二、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三、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

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四、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五、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六、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

七、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3大海是谁的家怎么填空?

填空如下:

填空的例子:大海是珊瑚的家、大海是海豚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等等。

填写要点:作为一个填空题,这一题的要求就是要熟悉大海的特点,海洋里面生存了各色多样的生物,对于它们来说,海洋都是它们的家。所以都可以用来填写。

填空的技巧:

从填空内容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定量填空,另一类是定性填空。它只写答案,缺少选项提供的目标信息,结果正确与否难以判断,一步失误,全题零分。要想又快又准的答好填空题,基本策略是在“巧做”二字上下功夫。

填空题是基本题型之一,解题时,要有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要求推理、运算的每一步骤都正确无误,还要求将答案表达得准确、完整。 合情推理、优化思路、少算多思将是快速、准确地解答填空题的基本要求。

4有谁知道,有关大海的资料

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Τ寤魑难в肷���薜氖�恕K�咀呕曰偷牟呕�⑵婕0愕拇丛炝Α⒚羧竦闹本鹾凸悴┑闹�叮�诩�似独А⒌サ鞯纳�罨肪忱锎醋髁私�?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西川撰文)(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海子为什么要***

根据海子死后一些诗人和作家发表的一些文章看,有人认为海子是死于精神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海子的死是殉诗,有人说海子的死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死是练气功走火入魔,这些说法反映了人们当时对海子之死的关注。海子死后,关于海子诗歌的水平问题,也有过一些大大小小的争论,有人说他的诗是伟大的诗,有人说他的诗思维混乱,语言苍白,不值一读。最近在某期书城杂志上就发表了某人一篇名叫《病句走大运》的文章,称自己是海子的大学同学,然后断章取义地找出若干句子,对海子的诗歌和文字水平提出质疑。

另外就是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的说法。在朱大可先生的文章《先知之门》中,他认为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从某个角度看,朱大可先生的论文似乎稍显得形而上了些,但是他的立论和论证是严谨的,所得出的结论也让许多人信服。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就是诗人西川。有关海子之死,西川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是《纪念》,做为海子的朋友,海子死后他又全面编辑过海子的诗歌作品,也许他的一些说法是最为可靠的。另外一点就是,当由于海子的死引发了众多青年诗人的***事件之后,西川又写了《死亡后记》,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海子***的几种原因,并提醒青年诗人不要仿效海子的行动,好好珍惜生命。,这也表现了诗人西川的良好社会责任感。

海子, 原名查海生, 1964年 5月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城外的高河查湾。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先后自印诗集河流、传说、但是水、水、麦地之翁(与西川合印)、太阳, 断头篇、太阳,天堂选幕, 另有长诗土地(已由春风文艺出版设出版)、太阳, 天堂和唱, 1988年写出仪式诗剧三部曲之一刹.。1989年 3月26日, 他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他杰出的, 天才的创造力在中国的诗坛留下了独特的光芒。海子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第三届十月文学奖容誉奖。部分作品已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 而他留下的大约200万字的诗作、剧本、小说和论文尚待整理出版

【作者小传】: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 5月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城外的高河查湾。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先后自印诗集《河流》、《传说》、《但是水、水》、《麦地之瓮》(与西川合印)、《太阳,断头篇》、《太阳,天堂选幕》,另有长诗《土地》(已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太阳,天堂和唱》,1988年写出仪式诗剧三部曲之一《太阳.弑》。

1989年3月26日,他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他杰出的、天才的创造力在中国的诗坛留下了独特的光芒。

海子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部分作品已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而他留下的大约200万字的诗作、剧本、小说和论文尚待整理出版。

【年代】:现当代

【作者】:海子

【作品】:春天,十个海子

【内容】: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的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的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

他们把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的繁殖

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向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1989.3.14.凌晨3点--4点

【年代】:现当代

【作者】:海子

【作品】:九月的云

【内容】:

九月的云

展开殓布

九月的云

晴朗的云

被迫在盘子上,我

刻下诗句和云

我爱这美丽的云

水上有光

河水向前

我一向言语滔滔

我爱着美丽的云

1986

【年代】:现当代

【作者】:海子

【作品】: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

【内容】:

我想我已经够小心翼翼的

我的脚趾正好十个

我的手指正好十个

我生下来时哭几声

我死去时别人又哭

我不声不响的

带来自己这个包袱

尽管我不喜爱自己

但我还是悄悄打开

我在黄昏时坐在地球上

我这样说并不表明晚上

我就不在地球上 早上同样

地球在你屁股下

结结实实

老不死的地球你好

或者我干脆就是树枝

我以前睡在黑暗的壳里

我的脑袋就是我的边疆

就是一颗梨

在我成形之前

我是知冷知热的白花

或者我的脑袋是一只猫

安放在肩膀上

造我在女主人荷月远去

成群的阳光照着大猫小猫

我的呼吸

一直在证明

树叶飘飘

我不能放弃幸福

或相反

我以痛苦为生

埋葬半截

来到村口或山上

我盯住人们死看:

呀,生硬的黄土 人丁兴旺

1985

【年代】:现当代

【作者】:海子

【作品】:日记

【内容】: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海,源于蒙古语,指湖泊水潭。北京、内蒙、青海、西藏、新疆许多湖泊都是以海命名的,用汉语“海”之义无法解释,有时特意在后面再加一个“湖”字,以志区别。著名的有

北京:中南海、什刹海(由前海、后海、西海组成)、北海

青海:青海、玉石海

新疆: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涸海(都指罗布泊)

四川:野人海、五色海

云南:碧塔海、纳帕海

答复

海 子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1987

(来自网上《海子的诗》)

面对痛苦的质问

——《答复》赏析

李仕生

诗人只身站在麦地中,仿佛“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别人看见的温暖的美丽的麦地,在诗人的矛盾的心里,麦地却是个“神秘的质问者”。然而在这个神秘的质问者面前,诗人的却不能回答“一无所有”和“两手空空”。

诗人笔下,被麦地的质问是痛苦的。也许“麦地”问及了许多作者不能回答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像一把盐撒在诗人的伤口,心也像是被灼伤了,就连阳光也变得让人痛苦。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把麦地想象成一个神秘的质问者,而麦地在诗人的心中却是一方神圣的净土。在崇拜和痛苦之间,诗人无法逃避,唯有选择面对。

全诗很短,但其中却隐藏了诗人深深的无奈和翻滚的思想。诗人把感情集中在“痛苦”两个字上,而这两个字在短短的诗中却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流露出了作者不同程度的绝望无奈神情。麦地在质问,“我”在无声地痛苦地回答:痛苦!

---------------------------------------------------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海子,忧伤至死的海子。他是自古以来中国最忧伤的诗人吗?他的忧伤能包容所有并代表一般诗人的忧伤吗?我不敢完全肯定,但有一点是必然的,说不清海子的忧伤,也就回答不了“诗人为什么忧伤?”

表面看来,海子的忧伤经常来得突然,来得毫无原由。这就使得一向只习惯于为文本提供配件,包装和说明的诗论家们束手无策,产生许多鸡零狗碎自相矛盾且不断更新的絮叨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存在诗学能直达这颗钻石的中心,说出它坚硬和闪光的原因。好在我们在前面已经提供了这样的一种简洁必须的剖析作为歇足的支点,现在就让它随着诗歌本身一起疏朗开阔起来。

我们必须直抵钻石的中心:“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毫无疑问,这句,就是这首诗的根本所在。那么什么是海子诗意中“痛苦质问的中心”?

关键在于动词“质问”上。因质问才会有痛苦,才可能有个“中心”。

质问当然不是寻常一问。它指的是本质拷问。越是本质的问题,它的牵引力也就越大,牵扯范围也就越广。那么问之所问也必越处于吾人存在的广大时空之中心点上。

于是这样的质问在时间上应该是追溯最遥逝的过去,展望最遥远的将来。在空间上贯穿的应该是天空的莫测和大地的幽深。

但是,一声但是:如前文所述,吾人终不知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又怎知最遥逝的过去和最遥远的将来?再者,吾人也终不能穷毕于空间的尽头触探所谓奥冥的天堂或地狱。

质问的中心只有问题,绝无答案----能不痛苦乎?是为“痛苦质问的中心”。

诗人越是本质的拷问,越接近质问的中心,必越痛苦。我们以为海子莫名的忧伤,竟然建立在最大的痛苦之上。

还要问,海子为什么特别留恋“麦地”,并且这句“痛苦质问的中心”需要在麦地和太阳之间才能说出?这又是我们在读这首诗之前设问“吾人之存在如何被拽长”这一问题合二为一的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类发展的一昧冒险挺进把人的本质从安宁的栖居中拽拔而出。简单举例:今人单就母乳的爱抚也濒临断绝,与大自然的亲近体验更是稀少。关起门来挨教鞭的年龄越来越小,之前也早已有胎教的骚扰了。然后就是一步步承受社会发达竟争加剧给个人生存带来的每况愈增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这样不得安宁揠苗助长的结果必然导致内心的贫困和空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模棱两可是我们的一般相状。吾人在拽拔中扭曲,存在日呈细碎之状。心灵早已变得很脆弱,很尖细。

诗人当然愈加敏感。所以诗句:“痛苦的芒上”。把痛苦安置在芒上。痛苦因真实而尖细,因尖细而锐利,因尖细而虚薄。

但这只是可以附会阐释的一面。更本真的,还需要追根溯源。从开天辟地处再说一遍。

当初“盘古极长”虽然可以按照我们的思路发掘其某种含混的象征意义。但它的实情是自己长长的。并非吾人存在之冒进拽拔而长。那么盘古为什么需日长一丈,因为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人居其中,顶天立地,也以才长。“神于天,圣于地”的说法也正表达了人当贯通于天地之间而存在,而不是无根的客居之状。话说回来,也只有客居者,才怕居不长,忙忙碌碌。如我们前面分析的,不知从何而来,不知往何处去者,才会挺而冒险嘛。当然,人做了世界上的主人也仅是自主而非我们后来常说的对世界的主宰。盘古极长,但前提是“天数极高,地数极深”。人毕竟生存在天地之间,而不能超出它。如此看来,“神于天,圣于地”的本真意思不也就自己摆明了吗?那就是----在天地之间敬畏着天空,倾听着大地。安居乐业,自然而然,如是安宁地栖居。因神字甲骨文义就是筑高台祭祀日月星及雷电之意,是为祭天,表达人的敬畏之心。而圣字的甲骨文义为用耳朵倾听诉说,或听到后再用口说出之状,合起来可理解为在听和说中贯通的意思。神于天,圣于地,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人定胜天般的主宰威武之势。而是内心充满敬畏地倾听大地的诉说,贯通于天地之间。

要问:时至今日,吾人还能如此返朴归真吗?

有诗人海子站出。他倾听到了大地的诉说。大地之说并非空说,大地当有许多诉说。最本质的诗人听到的必是大地最重要的诉说。我们曾说,吾人最应该的本质存在是求得一个安宁的栖居。那么大地最重要的诉说必是如此这般地对吾人劝说----海子他听到了:

麦地 / 别人看见你 / 觉得你温暖,美丽

海子从麦地中首先听到的是“温暖,美丽”。而不是其他。即使听到“种植,收获”----这层落俗的含义当然也不如“温暖,美丽”这样的描摩更直陈安宁的栖居这种美好平和的样子。纯粹的海子甚至已越过了栖居所需的劳动,供给。而直截了当地贴近吾人本质的栖居。干干净净。

温暖,美丽----但这还不够----它仅仅是别人的看见。毕竟温暖,美丽是在得着安宁的栖居之后才能呈现出的理想状态啊。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诗人终于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如我们前面的阐释,诗人一方面尖细于存在冒进的被拽拔而尖脆若“芒”(如此才会“痛苦的质问”),更重要的是神于天,圣于地般的“极长”于天地之间。麦地有麦芒,天空有光芒。两“芒”贯通,诗人居于其中。今天看来,其境所处已太过逼仄,惊险,尖锐。所以才说: 痛苦的芒上!

单薄的海子如何能够承担----凡如斯者必然忧伤矣。

如此站立之点必成“痛苦质问的中心”。必被中心点聚焦的强大压力所“灼伤”。

天地人神之通旷,古往今来之运命。唯诗人嵌处其中,汇聚并承受着:“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样的句子,对能够到达中心并立于其中的海子来说,已太隔阂和浅薄了。

后面: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神于天,圣于地。内心充满敬畏地倾听大地的诉说,贯通于天地之间。故才是“神秘的质问者啊”。通过质问,诗人逼抵了开天辟地的秘密。麦地和诗人已物我两忘,交融同一。麦地乃大地的诉说,诗人急切于向诉说质问。反过来,大地的诉说也可能变成一种质问。如问诗人,为什么吾人不能本真地倾听诉说,听从大地的劝说----在内心充满敬畏地倾听大地的诉说,贯通于天地之间安宁地栖居?诗人就是麦地,麦地也是诗人。海子,永恒的麦地诗人!

最后: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人是天地之间的一道伤口。当伤口像伤口一样地真实坦露,伤口唯一能拥有的就是痛苦。痛苦恰使伤口不空空地受伤。天地分开之后,人又不能安宁的栖居,尽管有人自以为占有了很多,但他们总“一无所有”于想永不满足,“两手空空”于想继续得到。仿佛一个怎么也填不满的空洞。那是因为吾人之存在曾几何时已被彻底的拽拔而出。诗人的痛诉正好应验了我们前文所说的拽拔除被拽长“还有就是彻底被拔出,留下一个空洞,所谓“抽空”----空空的“天去地九万里”,如我们常常的空虚迷茫?”这段思考。那么痛苦,至少使空洞不空。如此诗人的忧伤必更深了一层,他必成为痛苦本身,居于吾人存在之空洞中,并无所畏惧地直面质问,在痛苦质问中攫取回答的才能有所拽住,而不被轻易拔空。

此痛苦必巨大得足以包括,呈现,代表人类全部的存在状态。真是这样的话,一个海子当然承重不了了。他又能不忧伤乎?

人是天地之间的一道伤口。唯有吾人中之诗人尚能承担作为“伤口”的痛苦之责。故有诗人忧伤。

(海子这首诗的题目是《答复》。之前北岛因《回答》一诗而惊世噪名。北岛的“回答”是针对一个***一个黑暗时期的不屈回答。而海子的“答复”是对整个人类本真处境的答复。从这层意义一来讲,海子的境界显然高出了北岛许多。所以海子只能用死亡来为自己的“答复”注释。而另外的当然总能找到退路,情况也好得多。)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45813932@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