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创业网、一个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好项目和创业资讯的网站!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创业融资

徐小平创业公司融资「徐小平投资成功案例」

财联社 2022年10月14日 01:34:07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徐小平创业公司融资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徐小平投资成功案例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徐小平的个人事迹

徐小平曾两次离开新东方董事会,一次是2001年,一次是2006年。第一次是徐小平在推进公司内部的企业治理,力度过分了一点,让俞敏洪觉得他应该离开董事会,之后股东投票让徐小平离开了董事会。

在这之后徐小平写下《图穷对话录——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该书系统总结了新东方的留学理论,明确提出“反对‘留学无意识’”。俞敏洪读了《图穷对话录》部分章节,2002年教师节,徐小平被俞敏洪请回了董事会。

新东方在2006年上市后,徐小平再次离开董事会,开始做天使投资。 维棉挂了。

日前,维棉网全部商品均已下架,按照维棉网官方说法,商品下架是因为“仓储系统出现故障”,而据媒体报道,由于拖欠大量货款仓库已于日前被查封。后者的说法似乎更为可信,对此,作为维棉的天使投资人以及第二大股东,徐小平发微博对供应商申请查封仓库作出了回应。

天有不测风云,创业总有起落,创业企业一旦处于困境,天使投资人到底该怎么办?是继续支持还是宣布放弃?对于一家创业公司的兴衰成败,天使特别是徐小平这样的职业天使应该怎么做,这是个问题。

维棉选择以袜子和内衣作为切入口,看上去很美,创始人林伟之前在金山工作过,是圈内公认的市场和销售强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袜子线上流通是空白,它本来的市场空间并不小,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

但事实的另一面是,如果要让人专门去买一双袜子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大多数人在购物的时候都会选择买衣服或者买鞋的时候去买一双袜子,也就是顺便购买,而且有的衣服或者鞋子卖家在你购买商品之后顺便送你几双,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会去购买别的袜子。

再则袜子的利润空间很小,卖几十双袜子赚的可能还不如一件衣服挣得多,而且,你一年会买多少双袜子?

维棉的林伟虽然把袜子的面拓宽到纯棉类衣服类产品,但依旧解决不了用户的回头率问题和平台认可度问题。无奈,维棉引入了分众江南春做股东,更多通过分众这个渠道做广告来吸引用户和订单,但无法最终形成正循环。

维棉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进入的时机太晚,2010年底成立的维棉虽然赶上了电商最好的时候,初期的快速发展也归功于行业的大背景的火热,但等维棉准备做A轮融资的时候却正遇上了2011年下半年起整个电商的融资寒冬,维棉也邀请了王冉做其投行顾问,但由于自我出价太高,没有很清楚冷静的判断,并没有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最终断粮。

另一种观点认为,徐小平虽然鼎鼎大名,也成功投资了世纪佳缘等公司,但其在电商领域,更多是一穷二白,并无多少资源,对维棉帮助不大,也是维棉最终关门的因素之一,这种说法夸大了天使的责任和义务,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天使不仅要出钱,还要出资源,要帮所投企业渡过生死关,特别是对徐小平这样的职业天使来说。

一个不甘心的创业者,遇到一个希望在电商行业寻找机会的投资人,在一个行业的泡沫最大的时候满心欢喜的进入,在这个行业刚开始挤泡沫的时候宣布黯然离去,的确让人感伤。

坊间传言,林伟在最后关头也找过徐小平希望其最终借钱续命,但最终无果。

不投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投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即便是徐小平这样的超级天使,也需要反思。

2创业的项目如何才能获得投资?什么是天使投资人?

在一个月之前,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一位高管,融资过程中被“伪投资”机构骗了。按理说,大平台让他结识了很多投资人,也有许多投资人圈的资源,即便如此他在融资过程中,居然也被“伪投资”机构给骗了5万多元,这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每天新增小微企业工商机构1.6万家,每天在找投资机构融资的创业者便有近万人。很多中介融资平台盯准了创业人群的这一刚需,于是打着帮创业者融资的旗号,收取1-3万不等的会员费,甚至以收费5万元帮创业者写商业计划书,融资评估报告更是报价高达5-10万元。

然而,很多创业者并不知道,这些“被消费”的需求,只是一些“伪投资”机构杜撰的,创业者花费高昂费用,最后只买到一次受骗的经历。

风险投资看人,未必是真

在一众知名天使投资人中,徐小平、雷军、熊晓鸽,曾旗帜鲜明阐述了各自的投资原则,投资主要看人,创始人OK就给钱。这是真的吗?

认识投资人,不等于就得给你钱。大多数创业者认为,认识投资人就能获得投资。其实,即便投资人认识你,还的看你做的项目是否具备投资价值、是否符合基金布局的领域。况且,投资人对商业模式的前景分析,更多基于理性判断,未必会比创始人看的更精准。

360创始人周鸿祎

如:周鸿祎曾一度看好今日头条,也成为张一鸣的早期投资人,但被身边的人一忽悠居然出局了,后来周鸿祎在多次演讲中,表达自己后悔不已。而另一位声称看人投资的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老师,也因为7年前错失当今估值超近400亿的柔宇科技而叹息不已,毕竟徐小平老师可是柔宇创始人刘自鸿接触的第一批天使投资人。

“(柔宇科技)是我做投资以来,一个真正错失的项目。”徐小平说,“每次看到他们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骄傲,被碾压得粉碎。什么是天使投资人的骄傲呢?投到柔宇科技这样的项目就是最大的骄傲,而不是什么估值、风险和轮次。”

投资人看好你的创业方向,但未必认可你的商业模式。上面谈到的这位创业者因为早期找徐小平开价过高,且就商业模式探讨问题上听不进投资人的建议,使得错失最佳融资机会。后来,他找到蔡文胜,可当时处于资本寒冬,蔡以手中资金不足为由婉拒。

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

创业者接触投资人的过程中,即便认识投资人也会因为开价、商业模式、团队互补、创始人包容力、基金缺钱等多方面的因素,而有可能拿不到投资人的钱。更何况,很多创业者没有投资人人脉,值得凭借投递商业计划书,去展示自己的商业构思。

一步错,步步错

早期融资过程中,创业者往往因为碰壁次数较多,会将融资的期望托付给中介机构。该创业者在百度搜索了“天使投资人”关键词后,决定选择向某国内知名投资中介网站递交了商业计划书,并缴纳了会员费。在他递交之后的短短数日,便有南京的某家投资机构主动联系上他。之后,这家公司邀约该创业者,前往南京洽谈,并现场敲定上门实施项目调研。

事后该创业者回想,自己可能是融资心切,忽视了浅谈中的相关细节。

按理说:创业者找投资人面谈,往往是前期经过充分的沟通的,且面谈过程中投资人也会质疑创业者做这件事的动机,以及市场需求的真实性,对团队背景及互补程度,往往会深挖到底。

可是,这位创业者感觉南京的这家机构洽谈却无比顺畅,并且当场对项目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意愿。但是真正的投资机构看项目,需要经过层层赛筛选,从项目分析、项目尽调、投资报告、最终由投资委员会进行项目决策评估,才能真正获得注资。这一过程,一般历时3-6个月的融资周期。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位创业者在接待南京投资机构的过程中,项目尽调人员居然向其索要招待费、差旅费,甚至提出一人一条中华香烟的荒谬请求。在项目尽调完毕之后,又以资金方需要为由,要求创业者向拥有***资质的指定评估机构,花费5万元撰写一份项目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

类似的骗局,我们已经收到了超过上百位创业者的投诉,然而作为创业媒体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将此类骗局行为公布于众,让创业者减少上当受骗的概率。

我们还能帮助创业者,做点什么?

正因上述事件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在10天前决定开启了创业行动家圈子社群,旨在帮助创业路上的伙伴,了解更多融资的基本常识,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人。

有过融资经历的伙伴,应该了解融资过程本身就充满挑战,很多时候我们投递出去的商业计划书不是石沉大海,便是屡遭拒绝,甚至还有的伙伴被中介机构给骗!最后不仅融资不成,还错失了最佳的融资窗口。

在这几天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大家在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客观问题,希望今后与大家一道来克服。为此,我们将在社群内安排相关的公开课与专题文章,帮助大家一起解决融资路上的难题,以便早日帮助创业者实现融资计划。

3拉勾网创业故事

新型 创业 故事 :创业期间不怕拍桌子

与大多数创业团队一样,拉勾网上线早期的创始人团队也经历了分歧 。作为一个标准互联网化的公司,拉勾对效率驱动力非常重视,“我们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关起门来吵架,但分歧一定会得到快速解决,出了屋子就要执行。”

“那一次我直接拍了桌子”,马德龙回忆,拉勾创立早期,他与许单单在一次战略会议上就业务拓展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析,“我提出了PC、移动、HTML5和微信四个业务方向,却被许单单砍掉了一半,当时真的很愤怒。”

对此许单单解释,拉勾网当时处于创业初期,在财力精力和市场资源均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所取舍。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三位创始人最终达成共识,推迟了移动端和H5业务的研发计划。而正是因为当初许单单强调的聚焦和专注,才有了今日的拉勾网。

“大多数出现问题的创业公司都是因为方向把控上出了问题,作为一个创业团队,将梦想放大时矛盾是可以被中合的,而此后你会发现,短期得失和方向迷茫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拉勾的愿景是永远保持创业心态”,马德龙称。

不过时至今日,拉勾网的移动端产品仍未上线。马德龙认为,由于找工作是一个短期行为,打开率的降低将直接导致用户活跃度的大幅下降,无法进入第一屏的手机APP即可定性死亡。另一方面,从综合角度考虑,移动端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对目前的市场而言并不成熟,用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拓荒者”九死一生。

此外,互联网招聘行业并非属于在移动端独立割裂的形态,由PC向移动端延伸的时候会更加自然流畅。因此,当市场足够成熟时,利用移动端为用户提供更多延展服务是比较可行的。马德龙透露,拉勾预计将于明年推出自己的移动端产品。

融资细节曝光:被塞进口袋的2500万

拉勾网的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贝塔斯曼***投资基金跟投,而后者正式主导今年3月末拉勾网500万美元A轮融资的投资方。

本轮融资进行得很顺利,自今年5月启动,仅大概花了两周时间就完成整个流程。7月中旬,2500万美元融资金额就已悉数到账。“融资过程中,我们显得有些被动”,拉勾网CEO马德龙透露,B轮融资几乎是被多家投资机构推动的,公司自身价值和明朗的发展前景推动拉勾网的融资速度领先同期的创业公司。

目前,依托拉勾平台进行网络招聘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超过2.2万家,用户日投递量在2万单左右。截至发稿,拉勾网互联网职位发布量达到12个,产生简历投递300万人次。

在盈利模式方面,拉勾采用了面向企业用户的“后置收费”,按招聘薪资水平进行分级抽成。马德龙认为,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扩张和传统行业极速互联网化趋势推断,未来国内互联网从业者将达到5000万人,而这一规模足矣撑起一家上市公司。

与重型资产公司不同,拉勾网是一个典型的产品+营销驱动力公司。融资资金到账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而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也将陆续展开,目标是让用户更加精准有效率地找到满意的工作。

未来规划:做细分市场老大

许单单之前专门研究了中美在线招聘市场,并参考美国范本做出了拉勾网的整体商业计划。许单单认为,招聘网站中只有IT行业存在成功的垂直网站,相较于金融、地产等传统巨头产业,IT行业出现新公司的机会和吸引力都更大,客观导致了人才流动的活跃性,所以IT行业是唯一一个能撑起大的垂直网站的行业。

拉勾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约有500万名IT从业人员,其中70%的人每2-3年会通过互联网更换工作,这意味着平均每年有约120万的互联网招聘目标用户,拉勾网的目标是占据60%的市场份额。

从规模角度看,互联网行业招聘市场盘子将在20—30亿人民币左右,但这一市场份额已经触及了行业的天花板。所以,拉勾的目标是做一个小而美的龙头老大。至于拉勾的故事如何继续,则要根据未来行业发展情况而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拉勾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不会改变。作为拉勾产品研发的掌舵者,马德龙对其产品要求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状态,而对信息的真实度的要求也十分苛刻。

“找我没戏,认错、写保证书可以重新开启”,无论是京东、链家等业内巨头,还是诸如特斯拉一类的“海外大鳄”,只要不按照拉勾网限定的企业标准,就会被强行下线。“我们对企业很强势。因为在这个行业,信息失衡和优秀人才的极度稀缺,要求我们必须保护求职者的利益,而这样也是在保护企业利益。”马德龙表示。尽管面向企业端用户收费,但“站着挣钱”已经融入了拉勾的创业基因中。

拉勾网定位于互联网行业垂直招聘,成立于2013年7月,团队由3W咖啡的三位创始人带领:许单单任董事长,马德龙任CEO,而鲍艾乐担任CMO。网站成立初期,即获得徐小平、曾李青等人的200万元天使投资。

4调查|估值500亿独角兽,柔宇科技深陷“缺钱”困境

去年底,曾经估值超过500亿的独角兽柔宇 科技 ,被曝出资金紧张、拖欠员工薪资。如今,柔宇 科技 仍深陷“缺钱”困境。

3月29日,柔宇 科技 员工陈洛告诉红星资本局,从去年9月至今,他6个月内收到了5封欠薪邮件,邮件的内容都大致相同:“公司融进正在推进,资金即将到账,马上补发工资”。据陈洛计算,柔宇 科技 拖欠他的薪水已有近10万元。

2021年2月以前,柔宇 科技 “光环加身”,备受资本追捧,其中不乏中信资本、深创投、杭州基石、保利(横琴)资本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但如今,柔宇 科技 深陷“欠薪”漩涡,一直在寻求融资帮助,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撤回上市申请至今,再不见柔宇有新的投资进入。

这家独角兽到底怎么了?

科技深陷“缺钱”困境" img_height="1080" img_width="1620" data-src="//imgq8.q578.com/ef/0331/6cb56c3f692fefa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柔宇 科技 员工:

欠薪就发邮件 ,已拖欠近10万元

在柔宇 科技 工作了近2年的陈洛怎么也想不通,这家曾经估值超过500亿的独角兽,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公司一直持续积极推进融资工作,近期已有重大进展,由于资金尚未及时到位,3月10日的工资将于月底发放,敬请谅解”。“又是一封欠薪邮件”,陈洛心里盘算了一下,这已经是6个月内的第5封欠薪邮件了,柔宇 科技 拖欠他的薪水已有近10万元。

在2021年2月以前,柔宇 科技 是“光环加身”的独角兽企业。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柔性OLED屏幕生产商,备受资本追捧,融资已经到了F轮,科创板的大门正缓缓向它打开。

但2021年2月9日,柔宇 科技 撤回了上市申请文件,随后便消失在了公众视线中。等它再次出现时,竟是因为大规模拖欠员工薪资的新闻。

陈洛回想起,其实从去年9月开始,柔宇 科技 就已显现资金紧张的信号,当时正值中秋节,公司连盒月饼都没有发。紧接着10月10日,本是柔宇 科技 的发薪日,但陈洛收到的不是工资到账的通知,而是一封欠薪邮件,告诉他9月工资只发40%。

当时,陈洛对公司还抱有一丝希望,以为情况能好转,然而, 他等来的却是“10月工资拖欠”、“11月工资继续拖欠”的消息。

工资被拖欠的状态下,员工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陈洛记得,刚入职时, 他所在的小组员工都干劲十足,一周有3天都在加班。但从公司欠薪开始,陈洛手头上的项目停滞不前,公司没有人愿意干活,身边的同事都陆陆续续离职。

或许是迫于外界压力,2021年12月31日,柔宇 科技 给员工补发了11月的工资,但此前拖欠的部分仍然没有说法。随后有公开报道称,柔宇 科技 资金问题缓解,员工薪酬已发放一部分,柔宇 科技 的欠薪风波渐渐平息。

风波平息后,柔宇拖欠薪资的情况还在继续。2022年开年以来,1月、2月和3月的工资,柔宇 科技 同样以一封欠薪邮件代替。在这期间,柔宇 科技 OA系统里的人数不断减少,陈洛注意到,员工人数已经从1800下降到了700。

科技深陷“缺钱”困境" img_height="888" img_width="1568" data-src="//imgq8.q578.com/ef/0331/4ace71b8de95897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今,面对“融进正在推进,资金即将到账,马上补发工资”这样的话术,陈洛的内心早已麻木,他迅速关掉邮件,打开了招聘网站。

从估值60亿美元到发不出工资

柔宇 科技 到底怎么了?

陈洛加入柔宇 科技 ,是在2020年,当时,柔宇 科技 刚刚完成3亿美元F轮融资,甚至还传出要赴美IPO的消息,这家明星创业公司一时风光无两。

实际上,自柔宇 科技 创立以来,就一直“光环加身”。其创始人刘自鸿被称为“天才少年”,17岁以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后,刘自鸿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妥妥的“学霸”出身,还是***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

2012年5月,刘自鸿从美国归国创业,和他的另外两名清华大学兼斯坦福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出资10万元创立了柔宇 科技 。2014年8月,柔宇 科技 发布了世界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器,厚度仅为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在当时可谓是颠覆式的技术水准。

柔宇 科技 因此备受资本追捧。仅从2017年8月到2019年11月,柔宇 科技 就获得了7轮融资,不乏中信资本、深创投、杭州基石、保利(横琴)资本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2020年,柔宇 科技 还曾以60亿美元的估值跻身于《2020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强榜单》前12名,并成为《中国企业家》2020年度”中国科创企业百强榜”的榜首。

著名天使投资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也为错失柔宇 科技 而扼腕叹息:“每次看到它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骄傲,被碾压得粉碎。”

但柔宇 科技 似乎陷入一个怪圈,不断融资,却始终“缺钱”。

外界普遍认为,此前放弃科创板上市,使得柔宇陷入资金困境。但实际上,在启动上市前,柔宇的财务状况已经出现问题。

2020年,柔宇 科技 搁置赴美IPO的计划,抢在最后一天转向A股科创板,计划募资144亿元,其中7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是招股书一经披露,柔宇 科技 资金链紧张的现状就暴露在大众面前。从营收数据来看,从2017年度至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472.67万元、1.09亿元、2.27亿元和1.16亿元,其中还有不少未到账的“应收账款”。

此外,柔宇 科技 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上述时间线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也就是说,公司三年半累计仅实现营收5.17亿元,但亏损却高达32亿元,且亏损幅度有持续扩大之势。

年度亏损持续扩大的同时,柔宇 科技 的现金流情况也不乐观。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出金额在上述时间线内,分别达3.58亿元、6.12亿元、8.11亿元和3.86亿元,流动性压力不断增大。

就在2019年下半年,刘自鸿、樊俊超等四位高管还曾向柔宇 科技 拆借资金,公司缺钱程度可见一斑。2021年2月撤回上市申请后,柔宇 科技 “缺钱”的困境越发明显,直至半年后,连员工薪资都发不出。

科技深陷“缺钱”困境" img_height="502" img_width="862" data-src="//imgq8.q578.com/ef/0331/a7a165ac7ed0b20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公司高管曾向柔宇 科技 拆借资金

产能多数在闲置

前员工称生产线一个月只用3天

细看柔宇 科技 “缺钱”的问题,除了一边融资、一边亏损,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柔宇自身缺乏“造血”能力。

红星资本局发现,柔宇 科技 自始至终都在被质疑。一开始被质疑研发不出产品,之后被认为产品研发出来后无法量产,产品量产后又被指良率过低、产能不足,再到被质疑缺少应用场景、卖不出产品。

早在2020年初,在柔宇 科技 IPO关键时刻,大众就发现世面上已很少见到柔宇相关产品。

实际上,柔宇不是没有产品,而是“卖不动”。面对B端,柔宇推出“成本低、良品率高”的全柔性屏,目前为止,并没有在任何一家主流手机厂商的产品上得到大规模使用。而柔宇对外宣传的其他应用场景的合作客户,如中兴、空中客车、中国移动等,其合作产品在大众市场上也几乎难寻踪迹。

面对C端的产品,以柔宇的可折叠柔性屏智能手机FlexPai来说,据21世纪商业评论估算,其手机业务年销量仅为约7112台。即便消费端营收全来自手机业务,2020上半年销量不过1.47万台。这个数据相比同样有折叠屏手机的华为、小米、三星来说,销量可谓少得可怜。

科技深陷“缺钱”困境" img_height="516" img_width="943" data-src="//imgq8.q578.com/ef/0331/237327156999d6f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销量少的原因,除了柔宇定价过高没有优势,也屡屡曝出质量问题。消费者王齐告诉红星资本局,他曾花费5000元左右买过柔宇FlexPai手机,但购买10个月内就大修4次。“屏幕坏一次,维修费用就要900多元,修几次都可以再买一个手机了”,王齐对柔宇的手机质量感到很失望。

科技深陷“缺钱”困境" img_height="745" img_width="399" data-src="//imgq8.q578.com/ef/0331/016d6d638d5e7fd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消费者向红星资本局反映 柔宇手机质量频出问题

除了手机, 柔宇还推出过真无线耳机、 时尚 衣帽、自拍杆、智能手写本等,在市场上均反应平平。

红星资本局发现,由于柔宇 科技 长期市场订单欠缺,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太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也能印证这一点,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1%、31.2%和5.3%,这也意味着公司的产能多数时间均在闲置。

在产销率方面,销量也远低于实际产量。其全柔性显示屏2019年度实际产量为31.4万片,但销量仅5.27万片;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实际产量降为4.86万片,但销量仅2.21万片。也就是说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及时转化为销售收入。

柔宇 科技 的前员工刘畅对此印象深刻。3月29日,刘畅告诉红星资本局,“2019年下半年开始,柔宇生产线的跑货量就越来越少,直到2020年底时,一个月最多跑一趟,跑个两三天,其他时间都是空置,2021年9月我离职前,就只跑了一个星期左右”。

从柔宇 科技 的邮件中可以看到,公司一直在寻求融资帮助,但红星资本局发现,从2020年5月至今,再不见柔宇有新的投资进入。

就在去年底,柔宇 科技 被曝出欠薪之时,创始人刘自鸿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引述《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一文,并说到:“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如今看来,刘自鸿和柔宇 科技 的至暗时刻仍未过去。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科技深陷“缺钱”困境" img_height="136" img_width="750" data-src="//imgq8.q578.com/ef/0331/4765b05872b4d66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5天使投资占35%,创始团队占65%,在投资不太好的环境下,是否可行?

首先要明确一点,天使投资股权占比过高,将会导致创始团队和投资人双输的结果。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一般来讲,考虑到后期再融资的需要,种子轮投资占比10%到15%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5% 。

题主提出投资环境不好的问题,其实就是投资人手里也缺钱或者有钱不敢投,这是投资人谨慎的一面。在风险控制方面,投资人一般比创始人更理性,不会轻易提出超过20%的股权要求,更不会有35%的非理性诉求。如果有,就是该当机立断说拜拜的时候了。

通常天使轮融资测算办法是,根据项目初期目标,维持公司运营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时就应该具备A轮或者pro-A轮投资的条件了。否则,项目很难维持,也很难拿到后面的投资了,因为投资的资金也是有回报周期的。

天使投资股权占比过高,会削弱创始团队的积极性,给后期融资留下很多隐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创始团队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即使在AB股的股权结构下,由于创始团队预期收益过低,会导致利益输送、体外循环的恶意操作,这反过来会损害投资人的利益,极端情况下会让项目夭折。这一点,天使投资人会看得很清楚。

这个比例不是一个理想状态,但是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也不是不可行。理想状态的天使投资控制在20%以内,一般天使投资人也很少会要这么高的股权占比。

团队还有65%的股权,在这个阶段从股权角度来说,对公司还是有控制权,所以也是一个权宜之计。

天使投资人的占股比例高的想法猜测

一般天使投资人想要占到这个高的一个股权比例,目的是在后续融资中,把自己股权快速变现一部分。因为不论团队还是后续投资人肯定会认为这个股权比例高了,所以会想办法回购一部分股权。

但是这种做法非常危险,万一后续投资人不愿意回购,就会失去潜在的投资机会。除非是天使投资人对你们项目和团队特别有信心,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天使投资人有把握帮你们找好下一轮的融资。

所以在你们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会要求多占股,但是也不至于说让团队失去控制权。能这么做的天使投资人一般都是玩资本的高手。当然也可能是一个新手,不知者无畏,想去赌一把。

团队如何应对

面对这些一个占股比例的要求,如果你还可以找到其他投资人,就尽量换一个占股比例高的。

如果实在是资金吃紧,又找不到其他投资人,我建议还是接受这个条件,毕竟创业公司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可以在协议中约定优先回购的条款,就写上优先回购,且按照下一轮估值的多少折扣进行回购。天使投资人一般会愿意这么做,降低风险,也可能正合他意。

例如签署一个优先按下一轮估值的5折价格,回购天使投资人15%以内的股权。

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尽量也把这个情况说清楚。

融资金额足够大就合理

如果天使投资的金额非常大,到了千万级别,那么也就无所谓了。因为这个级别基本等于A轮融资了,只是名字的叫法问题。在A轮融资的出让股权到35%是合理的。

所以把握好回购和公司控制权是天使投资需要注意的。

投资比例占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在比例达成共识一定要成功,其次要资本金的基数要大,就算是比例小但资本金多啊,如果资本金太小,比例再大,也就这么不起眼的一点点

通常情况下天使轮融资股权占比例在5-20%区间。天使投资占股35%是否可行,要从投资人所赋予的资源,融资需求、项目估值、资金规划等综合分析。若创业者无法在其他渠道获得资金,且投资人愿意给予项目较高估值,天使轮融到的钱足够支撑进入A轮有余,也未尝不可。

何为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早期指有钱人在主业以外的风险投资,他们对一些有着巨大发展前景,但存在高风险的初创公司进行早期财务投资。现如今,国内已经出现了相对正规的早期天使投资机构。这种行为属于分散又自发的民间投资方式,这类人士通常被外界称之为“天使投资”。

超级天使投资人:徐小平

天使投资的类型:

支票天使——他们不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经验,通常只能给予创业公司较小额度的财务投资。(如:本地土豪、富二代、亲友)

增值天使——他们有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早期往往能够帮助创业者提供个人经验方面的建议,共同梳理商业模式。(如:非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人)

超级天使——他们绝大多数是已经十分成功的企业家,且在投资领域进行了***性布局,不仅能给初创公司钱,还能成为智囊团,并且对行业资源后期融资上给到极大的帮助。(如:徐小平、沈南鹏、雷军、周鸿祎)

天使轮融资,一般指创业者获得的第一笔投资。天使投资人也就是给创业者第一笔启动资金的投资人。因创业失败率极高,故此“天使”在国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为“傻帽”投资。天使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权益投资。

创业团队若成功,天使投资人将会获得数额巨大的财务回报。创业者若失败,则意味着投资的资金打水漂。

天使投资人:蔡文胜

融资的基本条件

初创公司因商业模式仍处于 探索 期,抗风险能力较弱,其失败概率将会远远高出一般成熟型企业。天使投资人为了降低自身的投资风险,往往会依据自身的经验对前来寻求融资的创业公司进行“择优录取”。因此,创业者想要获得天使投资的难度自然增加。

那么,想要获得天使投资又该具备哪些条件呢?依据个人的投资经历及跟一些投资人的交流,天使轮的核心就是看人。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坚定认为,人比商业模式更重要。而在看人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

天使投资人透过以上的6大要素,判断创始人及创始团队是否有成长为独角兽(10亿美金市值)的潜力。天使投资,就是对团队人品,抗风险能力与未来收益的一场豪赌赌。

如何获得天使投资

创业团队因缺乏早期的启动资金,往往首先想到的便是引进天使投资,给项目带来第一笔外部资金。由于对绝大多数创业者而言,之前未曾经历过天使融资,因此难免找不准门路,屡屡上当受骗的事件时有发生。

找天使投资需要做哪些准备?

在准备阶段,商业计划初始版本,一定要有团队核心成员完成,切勿企图直接外包形式解决。

商业计划书撰写,本质是对商业模式反复推敲梳理的过程,也是创业者推理商业逻辑的最佳机会。

收集天使投资机构名单,可以通过***查询工具“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及行业发布的天使投资30强榜单了解。调查投资机构则可以透过被投企业,创投媒体、网络口碑查询进行验证。

如何联络天使投资机构?

在联络天使机构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多渠道并行,且不要仅只接触一家天使机构。否则,创业者将会给自己的融资过程增加难度。在联络天使投资机构的过程中,谨防一些融资中介平台,在未经求证的情况下,切勿企图通过付费约见投资人进行项目路演,这种形式绝对不靠谱。

雷军投资原则:人、行业、模式,不熟不投

如何与天使投资谈判?

创业者在与天使投资谈判的过程中,也应该具备足够的自信,敢于对不合理的条款提出质疑,对融资估值、股权占比、资金支付上做出适度的协商,这也是体现一个创业者最基本的商业谈判能力。

综上所述:创业者在融资的过程中,不仅仅看股权的稀释,更应该看重除去资金以外,天使投资机构会给到创业者哪些资源,在智力、行业、及后续融资渠道上,做出综合判断。不忘初心,选择符合现实情况的风险投资机构,与天使投资人。

一般天使投资占比不超过25%更合适,多数是15%左右,但因为资金紧缺,导致天使投资有更大的占比也比比皆是。

不管天使投资占比多少,一般***的天使投资者会要求有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为了防止天使投资者过度行使一票否决权,可以和天使投资者签订具体的投资协议,不干扰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决策。不过,天使投资者占股比例过大,可能会导致未来其他投资者进来的时候有所顾虑,担心自身权利得不到保障。

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只有志同道合的股东和创始合伙人团队才可能稳固并走的久远。

2.如果公司成立之初就用这种股权架构,要正确评估这些问题:第一,投资人股东多长时间投资多少钱解决哪些问题或者对接哪些资源?能够帮助创始团队达到哪些阶段性目标?第二,创始团队自身除了全部付出时间、精力、技术以外,还有哪些有价值无法评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能使公司达到什么阶段性目标?第三,生存期需要多少年?需要多少钱多少资源?

3.如果是创始人团队把公司成立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的天使投资人,重点考虑:行业现状下的估值的合理性?稀释这么多股份拿到的这么钱能使公司达到什么阶段性目标从而可以保证后续实现融资?投资人股东持股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一,是否对公司的重大决策造成实质性障碍?股东会的权利边界如何界定能够保障公司按照创始团队的初心去发展?

谭律师觉得可以考虑 。当然,要综合考虑项目的紧迫性、融资的难易程度、天使投资人的资源以及融资金额。项目很紧迫,像有些互联网项目,晚一个月启动很可能机会就没有了;或者融资特别难,现在确实投资偏紧;天使投资人在创业的领域是否知名、有人脉;还有给多少钱,比如一次性给足了早期阶段需要的钱。如果是肯定的答案,这个股权比例的方案完全可以接受,否则,就要再斟酌,比如可以减少融资来降低天使投资股权比例,或者寻找替代的投资人。

一、首先,就公司控制力来讲,65%和80差异不大。

有人说谭律师不懂公司法,持股超过三分之二可以决定重大事项,这没错;但是,但凡***的投资人,无论占股都少,都会要求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所以,从公司控制力讲,超过二分之一即可,有没有超过三分之二不是特别重要,关键取决于公司治理方面,特别是特殊事项如何约定。

为了防止天使投资人影响后续融资自由度,可以就融资事项做特殊的安排,比如过半数表决权即可通过。

二、65%稀释到51%,只有24%的空间,是否会影响后续融资?

谭律师可以下结论的说:多虑了。有很多技术方法可以实现:

1、首先24%的空间,足够支持两轮融资;如果需要三轮以上的融资,那表明公司非常成熟、接近上市,此时,持股比例低于二分之一,但只要能保持相对大股东地位,特别是超过第二、第三名股东股权比例之和的情况下,不影响对公司的控制以及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假如在A股上市的话),上市公司股东持股比例低于二分之一是很常见的。当然,在融资过程中,天使投资人要跟随稀释,注意不能让天使投资人持股比例不变甚至增加,这个容易实现,大部分天使投资人,在第二、第三轮融资时,即会向其他投资人出售部分股权,将投资收益部分落袋为安。

2、如果必须保持对公司的绝对控制,例如表决权超过二分之一,或者表决权超过三分之二,在股权被稀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同股不同权,也就是A、B股的设计来实现。例如,阿里巴巴引进雅虎10亿美金时,创始团队股权不足30%,但约定有超过50%的投票权,仍然控制着公司;京东经过多轮融资,刘强东持股比例低于40%,但是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表决权。更进一步,可以就经营性事项做特殊约定,只要创始团队想干就能干。

3、可以要求做股权激励,奖励高管团队,比如拿出10%的股权,该股权由一个有限合伙企业持有,创始团队作为该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也就是执行事务合伙人),受奖励团队作为有限合伙人,从而控制了改部分股权的投票权,间接加强了创始团队对公司的控制力。(该部分可能***一些,普通读者可能看不懂。)

4、近来很多知名公司实行合伙人制度,可以看看蚂蚁金服的股权结构,更是可以花小钱办大事,进一步增强核心团队对公司的控制力。

总之,技术上没有难度,你只需要现在及将来融资时找一个靠谱的律师。

有一个细节你需要关注,即创始团队的问题,特别是股权稳定。

现在常见的有三种创始团队持股结构:1、直接持有公司股权,这种情况下,创始团队要保证协调一致行动,妥当的方法是内部签署一个一致行动的协议,防止出现某个人单独行动,从而改变公司权力结构;2、创始团队组建一个持股公司,由该持股公司持有创始团队在创业公司中的股权,该种结构内部相对稳定,但如果上市成功,创始团队个人要***会麻烦一些;3、创始团队组建一个持股有限合伙企业,和公司类似,只是议事规则不同。

妥当的做法是,要考虑有创始团队成员退出时,其相应股权怎么处理。

总之,具体方案取决于更详细的情况。

感觉天使轮就拿35%这么多股份,有点太多了。现在才是刚刚开始,以后还有ABCD等各轮的融资稀释,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会进来,那么创始团队这65%的股份会稀释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失去控制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你自己的公司你自己说了不算,资本说了算。最后创始人完全被资本绑架,这样的先例还挺多的。极有可能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建议好好去看下《公司法》,重点是看看持有67%、51%、34%的股份比例都能干啥。通常来说持有67%绝对控股,修改公司章程、合并分立、重大决策都是OK的,51%相对控制,一般来说公司上市后有公众股东的存在,稀释到51%还是算可以的,控股股东既释放了更多的股权回笼了资金,可以干点别的事儿或者改善生活质量,又没有失去对公司的控制;34%则是相对安全的一条线了。

假如这个65%的创始团队经过5轮左右稀释,然后上市再增发25%,估计连34%这个水平也勉强了。

做公司是为了自身求发展,求富裕,并不是为了给谁做嫁衣。天使团队和创始团队的很多情况下都会有矛盾,如果没有控制权,有可能被扫地出门,这也是为什么京东集团大强子这些老板要发优先股等同股不同权的原因所在。

控制权是创始团队的生命线,不可失去。

天使投资若是占了35%的话,这个企业也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因为天使投资本就投资的不多。将来若是风投,那么你企业将给风投多少比例?!是给风投45%还是50%啊?!这样的股比的配比不合理。天使投资的股比占5% 15%,到20%基本就一大关了。除非天使轮一次性给予你企业50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比,否则,你就是为你企业下一步去融风投的股比占额埋下了障碍。一般情况下天使轮融资都不会给予投入过多。几十万或几百万元,个别情况下有可能给予投入一千多万元。若是能够发展到融风投阶段,风投基本是投入几千万或几亿、十几亿,但是还是需要和股比相结合的。

无论环境好坏,天使投资占比最好不要超过20%,一般在10-20%之间,有利于在后续融资中创始团队不被过度稀释股权,以防创始团队失去控制权。

环境不好,估值不高,出让少一点股权,钱少拿一点,咬牙坚持熬一熬,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好了,徐小平创业公司融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徐小平投资成功案例、徐小平创业公司融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45813932@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