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创业网、一个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好项目和创业资讯的网站!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创业加盟

首师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张英)

用户投稿 2022年03月28日 16:04:08

前不久,一位家长专门打听到校长阮守华的样貌和车牌,带着孩子堵在学校门口,希望学校能接受孩子的转学。一所刚开始不被看好的“新学校”,现在正逐渐变成周边家长眼里的“香饽饽”。

她就是位于北京房山长阳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这所先建后规划“仓促上马”的新校,初期面临重重困难,一年多的时间一边教学一边建设,学校教师85%是年轻人,“能办好吗”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不到三年,这所学校摇身一变,由第一年的463名学生快速发展到如今的1380名学生、低年班级全部满员,学校荣获20多项集体奖项,教师和学生分别获得300多次、1000多次市区级荣誉。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足球、篮球、女排、合唱、绘画等比赛皆获房山区第一;教师团队蓬勃向上,每年多位教师在区级和市级基本功大赛、说课大赛、主题班会等比赛中斩获头奖。仅去年疫情期间房山区优质课程资源评比中,学校就连获21个一等奖。

作为掌舵人的校长阮守华,如何将一所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新校在短期内办得如此生气盎然?奥秘正在于——“教师发展”。

温情留人 解决后顾之忧

教师是学校的“基础设施”。抓住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阮守华不唯学历,但是学历无疑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在北京办学,阮守华充分利用了首都的人才资源优势。

新招聘教师时,阮守华主动提高门槛。“以211、985大学研究生起步”。如今学校硕博研究生学历占专任教师的63%。

在强手环伺的京城教育圈,要抢到这些优秀的老师也不容易。阮守华的绝招是“以情留人”。他找老师谈心,“市里房子很贵,你们经济负担重,在我这里工作,安家也更容易。”在生活上,阮守华安排舒适的宿舍,亲自抓食堂饭菜,只为老师把学校当家一样“吃好喝好住好”。他还力推“教师家属“融入校园,积极鼓励他们也来食堂就餐,“我们都是一家人,老师的工作需要家属鼎力支持啊。”

阮守华的细腻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周末校园影院准时开场,疫情期间食堂免费,教师节校长带头朗诵“教师誓词”……

“在校园中遇到校长,校长总会问我们吃住怎么样。有一次,我说食堂的肉菜太多。第二天,就多了很多精致的蔬菜。”年轻教师赵自勤既感动又诧异,“我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校长把我们的需求真正放在了心里。”

全力培养 发展“上不封顶”

在学校的教职工中,新任教师占大多数,这种教师结构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青年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立得住课堂”。不遗余力,不惜重金,成为阮守华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方针。他多次表示,“只要你想干就有平台,就有资源,就有机会。”

针对年轻教师的特点,学校开展同伴互助教研和培训活动,组建教学互助小组,让老师互相学习,互相弥补,互相发现教学面临的真实问题,发挥老教师、教研组长的传帮带作用,让年轻人快速成长。

首师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张英)

学校还成立“青年教师论教班”,引导青年教师每天写一段教育随笔,每月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上一节青年教师展示课,申报一项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制定一份三年职业发展规划,帮助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教师活力。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说课、教研、板书等比赛,为教师创造众多“赶比超”的展示平台。

在对外交流上,学校还竭尽所能的创造“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鼓励老师拜名师、访名校,也花“重金”为老师搭建校园学习平台。比如请房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北京市教研员以及首师大教授等来校指导教师说课、上课、同课异构、评课等。

年轻老师祝春阳觉得,学校“用心做教育,做心中有人的教育”的校训不止对于孩子,对于老师更是如此。“音乐教学需要课外学习,但是很多都是收费的。有一次我尝试申请,没想到,校长很爽快的答应了。特别温暖。”

学校还加快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其中教研活动甚为关键。“学校现在人人有课题,每个教研组、每个学科组有课题,每个教师根据课堂和面对的问题也有自己的小课题。”当下,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校本专项课题《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理论创新与行动策略研究》正在学校紧锣密鼓的展开,基于大课题下的教师小课题也同步推进。

除去业务能力,阮守华还格外重视培养教师对教育的“用心”。他通过“家访”的形式,帮助老师做好“家校共育”。每次开学前,班主任都会带队任课老师,挨个家访,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疫情期间,班主任每天要与本班的学生家长至少互动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和感受,随时与孩子谈心,疏导不良情绪。“只有走近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真正爱孩子。”

刚走上工作岗位才3年的李艳玲是房山区2019年“学生喜爱的班主任”,也是2020年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和最佳方略奖获得者。一堂别致的《沟通——从心开始》的主题家长会,感动得家长潸然泪下。

新来的实习教师杨梦琴,认真观摩着优秀青年教师李艳玲的课,眼里闪着光:“这就是我所期待的样子。我喜欢这样有温度的校园。”她满怀信心地说。

这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已开设七个年级,高中部也将在明年迎接新生。“我们是一个快速奔跑的年轻学校,未来3-5年仍将不遗余力地培养更多房山区、乃至北京市名师,打造一支基本功过硬、***能力和***风格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教师团队。”阮守华信心满满。(文/王平)

首师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大兴南校区张英)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45813932@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