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创业网、一个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好项目和创业资讯的网站!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创业小项目

四川大学生在成都创业项目(四川大学生在成都创业项目有哪些)

用户投稿 2023年02月23日 03:10:1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四川大学生在成都创业项目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四川大学生在成都创业项目以及四川大学生在成都创业项目有哪些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成都大学生创业案例

成都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都,现在这片土地上又活跃着哪些创业人才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成都大学生创业案例相关 文章 。

案例1:成都是手游创业福地行业进入“洗牌期”

随着过去两三年手游行业的爆发式发展,成都被业内人士称为可以比肩北上广的“手游第四城”。不过,从去年底开始,国内手游行业“降温”,投资人多持观望态度,出手更加谨慎。

作为手游创业热土,成都曾吸引了一大批人前来创业,最多时有700多家手游公司在成都“淘金”。这些创业者中不仅有来自国内外游戏巨头的产品制作人,也有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人士,在目前手游热潮不再的形势下,创业者们又有怎样的生存法则?创客说

成都是最适合做游戏的二线城市

在北京拿到200万投资 “撤”到成都做游戏

南充女孩王书 毕业 于中国传媒大学,在北京工作四年后,为了心中的创业梦想,和合伙人一起毅然辞职,在拿到200万元的天使投资后,最终选定来成都实现自己的“游戏梦”。

“我在2009年毕业时就有创业做游戏的想法,但是没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于是想法作罢。”王书告诉记者,自己的***是游戏设计,毕业后去了一家外企游戏公司,做游戏策划工作。

两年后,王书又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由于是创业公司,对个人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高,在这里能接触到众多一线用户资料和各类资源,这些都为接下来的创业做了准备。”王书说。

2013年底,王书心里的“游戏梦”终于按捺不住了。经朋友介绍,王书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接下来,二人做好商业计划书,开始找投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书终于在一位天使投资人那里拿到了200万元投资。经过多方考察,王书和合伙人决定到成都创业。于是,2014年4月,王书的游戏公司光速未来在成都天府软件园附近成立。

对于为什么选择到成都创业?王书称,“北京人力、房租等方面的成本太高,而成都各方面的花费没那么高,同时,成都的游戏行业已经有了好几年的积累,程序和美术人才都有一定的储备。可以说,成都是最适合做游戏的二线城市。”

说到未来的计划,王书表示,公司研发的第一款游戏很快就会上线,接下来会做两款新类型的手游。另外,由于公司员工不少都是新人,王书还将与合伙人一起带领员工们成长。创客说

创业起步 很顺,但是市场有些浮躁

聊了40分钟 投资人出100多万让他创业

拥有11年行业 经验 的雅安人邓毅,算得上是游戏圈的资深人士。从2004年到金山打工开始,他先后在网易、盛大、摩奇卡卡等公司工作,担任过两款月流水上千万元手游的策划和制作人。对于为何创业,邓毅说源于一次聊天。

去年初,邓毅参加了成都的一场游戏路演活动。“我对活动中的一个游戏进行了评价,接下来有个人过来和我聊天,一聊就聊了40分钟。”邓毅说,由于二人都是游戏发烧友,聊得甚为投机。这个人表示要给邓毅投资100多万元,让他去创业做游戏。

2014年初,邓毅的游戏公司铭动科技在成都天府软件园成立。从专注于本职工作,到掌管一个公司,邓毅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现在想的是整个公司的运作,不仅是策划、程序、美术工作,还有公司的管理、工作进度的把握,以及跑客户和合作伙伴”,邓毅表示,他基本上每天晚上10点多才回家,回家后考虑的还是工作。

邓毅的 创业之路 并非一帆风顺,在去年,他的公司就遭遇了一次挫折。“公司的人员配置不够,于是和另外一个团队进行合作,将我们的一些工作外包给他们。但是,就在讲好所有条件后,对方团队派来的人员,不管是数量还是工作能力,都不达标。”邓毅称,对方不断采取扯皮和欺骗的手段,不仅白白耽误了工作进度,还浪费了多个月的工资支出。

创业者大多很难兼顾工作和家庭,邓毅也不例外。由于自己的妻儿还在雅安,繁忙的工作让邓毅每个月最多只能回家两次。邓毅说,“感觉很对不住家人,如果能创业成功,接下来就会把家人接到成都。”

对于目前成都的手游行业,邓毅认为市场有些浮躁,“不少创业团队拿到几十万投资就开大价钱抢人,基本上不到两个月投资就花完了,产品如果没有起色就再立项找投资,一款优秀的游戏产品,岂是一两个月就可以做出来的?”

专家观点/

成都是手游创业福地行业进入“洗牌期”

据成都高新移动互联网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高新区已聚集了超过600家手游和 互联网创业 团队,开发人员超过3万人。

成都高新移动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张正刚认为,近十年来,成都作为国内游戏产业的研发基地,积淀了宝贵的人才和研发力量;近两三年来,成都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提升,再加上成都手游企业成功摸索出了一条“走出去”的发展路径,使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游之都”。

一位不愿具名的成都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手游行业的“退烧”,成都的手游行业也进入“洗牌期”,过去两年那种“几个朋友搭伙做游戏”的情况基本不会成功了。

现在,手游行业的竞争门槛已大大提高,玩家级别也更高了,只有做***才有出路。

案例2:他们能否赢得世界?成都合伙人合伙创业的那些事儿

他们能否赢得世界

在成都,在现实中有着同样一些合伙人,他们白手起家,分分合合,在互联网时代追逐着各自的梦想。所有的离开和留下,都只是为了寻找新的可以向前迈步的道路。

上集

合与分

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开始:初出茅庐,白手起家,4万份的发行量、每期10多万元的 广告 收入,拿下成都所有高校广播、电台、网络的独家代理权……这些在当时堪称神奇的数据,被争相提及。

大学兄弟

第一期杂志出版

每人分了一千多

龙宏,刘洪燕,王林,刘振华,任建。

2007年,这五个名字成为了众多成都年轻人的榜样。

成都商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数百家媒体,都报道并转载了他们五个创办全国首个高校校园媒体《校园消费》的 故事 。初出茅庐,白手起家,从未亏损,4万份的发行量、每期10多万元的广告收入,拿下成都所有高校广播、电台、网络的独家代理权……这些在当时堪称神奇的数据,被争相提及。荣誉也随之而来,从成都到中央的共青团组织,都将他们视为大学生创业的典型,很多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更视他们为偶像。

此时,刘洪燕、任建、王林刚大学毕业,龙宏被保送研究生,刘振华大四在读。五个小伙伴共同成立了成都高效广告 文化 传播有限公司,将办公室设在成都科华路上一商务楼内,占地两三百平方米,拥有四五十员工,“当时挣的钱全部都投入了扩大运营中”,“我们期望在未来几年内,建立起全国性的高校校园整合营销平台”,“每天数以百计的师兄弟在QQ上加我们,要我们告诉他们如何创业如何成功”。

事隔多年再回想当初,他们都不禁感叹:“太浮躁了”。

五个创业小伙伴其实都有着相同的生活背景,家庭贫困,只能靠自己打工兼职维持学业和生存。而他们最早的创业意识,也是在这样的生存磨砺中“逼”出来的。

2005年6月,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任职的任建找到刘洪燕,想通过拉赞助向新生免费发放校园地图。刘洪燕和他在地图的设计图纸上多画出24个广告位并最终全卖出去了,顺利印制了两万张地图,赚了8000多元。地图的成功让他们意识到了校园周边的商机,刘洪燕、龙宏及另一位同学于是着手筹划《校园消费》杂志,说白了,就是一叠广告加代金券。

2005年暑假,他们放下所有工作,跑遍了四川大学及春熙路等地的商家,推销他们的杂志。红瓦寺当时一家叫红河谷的餐馆老板是川大MBA的师兄,说你们才奇葩,什么都没有,上门就敢开口要600元广告费……在无数次被轰出门后,凭着死缠烂打的本事,他们终于拉回了2万多元的广告。《校园消费》发刊前一天晚上,龙宏在川大南门的小饭馆吃到撑得走不动路……第一期出版后,每个人分了一千多元。一起拉广告的一个同学随即宣布退出,只留下一句话:这简直不是人干的活儿。

但《校园消费》还是火了。很多同学慕名而来,也有很多人吃不了这苦而离去。最终留下的,就是刘洪燕、龙宏、任建、刘振华和王林。

汶川地震

5人最困难时

要靠女友接济

他们联合起来,携手走向了成功。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个轰动全国的创业典型,竟也因为铺天盖地的报道,为不久后的分崩离析埋下隐患。当然,问题还是出在自身。

在各种荣誉加身的2007年,他们的高曝光率引来了工商局和新闻出版局的登门: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也没有发行刊号,这是典型的非法经营和非法出版,要么关门,要么赶紧补全手续。一群已经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尚缺乏运营一个现代公司的常识,缺乏管理和应对经验,这样的缺陷几近致命。

为了挽救这个 创业项目 ,他们开始像寻求救命稻草一样寻求合作。正好有一家大集团对他们的能力和创意欣赏有加,也有他们需要的刊号和实力,于是双方郎情妾意地谈了一年,不料最终还是宣告破裂。

祸不单行,更大的灾难接踵而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作为震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成都当时很多商业活动陷入停顿。资金链一断裂,《校园消费》濒临绝境。《校园消费》的经营模式是传统的高成本低利润,加上忙于扩张,几乎没留下可供应急的周转资金。

一群稚嫩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对这样大的风险有过预计,更缺乏应对经验。地震时期,五个创业伙伴,与女友一齐挤在一套90来平方米的租住房里,他们一直亲切地把这五个女孩子称作“女朋友们”。公司挣的钱都投入运营,他们个人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改善。“我们在那里给女朋友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经济最困难的时候都还仰仗着女朋友们的接济,最后我们却……”创业梦碎,无计可施时,迫于生计的刘洪燕等甚至开始在外面打零工做外墙保温,以度过生活的困顿和理想的迷失期。

分道扬镳的时刻终于还是要到来。

地震后,他们顶风出了一期,但这仍然不足以完成已签约的订单,反而再次因“非法出版”遭到相关管理部门的追查。整个公司已负债几十万,勉强继续只能带来更大的亏损。5个人意见出现分歧。多数人主张公司破产,承担有限责任,只有龙宏不打算放弃。龙宏的工作主要是拉广告。他说,很多老板都是冲着个人信任,把钱交给了他。虽然公司破产从法律角度讲没问题,但心里却觉得过不去。

小伙伴们决定和平分手。刘洪燕、王林、刘振华离开公司,任建回到家乡陕西。龙宏一个人留下来,当然,这也意味着他决心扛下所有债务。

龙宏的留下,有很多说法。当初与他分开的创业伙伴们觉得,在所有人都面临着梦想破灭的慌乱和迷茫时,他确实勇气可嘉;而因他的坚持与之结下深厚友谊的生意伙伴则由此认为他重情义有担当,是个可以信任的男人;可龙宏时至今日来回看当初,却认为这看似突然,其实必然。种种问题的堆积和无解,说明具有相同背景和阅历的他们走到了事业的瓶颈。

下集

留与变

这是一个近乎悲壮的结束:在如今的互联网上搜索这五个人的名字,依然满是他们当初志得意满时的种种,而之后长达7年的艰辛与摸索,蛰伏与重振,思考和创新……几无纸墨。

独担债务

杂志已经不能再做

走回广告公司老路

所有的离开和留下,都只是为了寻找新的可以向前迈步的道路。此后龙宏在选择合伙人时,都尽量遵循一个标准:即互补。

当然,这个选择,和龙宏性格经历也有关系。

龙宏出生在湖北恩施州宣恩县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他说,恩施是湖北最穷的地方,而他们的村子又是恩施最穷的地方。那种穷困带给龙宏最直接的生活感受,便是永远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根本不敢奢谈理想。

当他拿着三乡四邻凑足的五六千元钱到学校报到,交完学费及各种杂费后就已两手空空。向家里伸手绝无可能,摆在龙宏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要活下去,就必须找兼职。

从磨子桥家教兼职中心找到第一份家教工作开始,发传单,推销茶叶, 市场调查 ,贩卖盗版英语词典……龙宏所有的空余时间都在做各种兼职。当然,他还要拼命学习,因为拿到一等奖学金就可免学费,所以他必须年年拿第一。这是龙宏在同学眼中最牛的地方,挣钱学习两不误。

但辛酸自知。离开父母,进入大学,什么东西都是新的,别的大学生都在为赋新词强说愁,龙宏却必须不断地解决新问题,连愁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看电影耍朋友,都是奢侈。一次 国庆节 ,他清晨6点骑车出门做家教,没带雨具中途淋了雨,身体本就单薄的他开始感冒发烧,晚上骑回磨子桥时,整个人都不行了,差点被车撞倒。好不容易回到宿舍,进门就晕倒在地,更惨的是,宿舍里空无一人。直到有同学回来,才将他叫醒送往医院。

大一大二,是龙宏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时期,压力大,一直要不停地面对新东西,且无人分担苦痛。但这个时期,也极大地改变了原本内向且不善言词的龙宏,让他此后对任何困境和新事物,都很少畏惧。包括接手“高效”遗留的烂摊子,他说当时心中真没什么怕的。

这本当时以代金券为特色的DM杂志,相当于现在团购网的前身,现已消失不在。高效的5个创业者,是繁荣的高校经济最早的开拓者,只剩龙宏一人。

龙宏留在高效的同时,还有一个人留了下来。

文鹏元,是“高效”在与大集团谈合作的一年中,仅存的硕果。当初,正是在该集团工作的文鹏元发现了高效团队并促成这次谈判,这一年,文鹏元也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参与到《校园消费》的内容改版中去。谈判失败,文鹏元也站到了十字路口。两人带着几个刚毕业出来的学生,将原来在科华路租用的办公室退掉,搬到了天祥街的一居民楼里。杂志已经不能再做。他们走回了广告公司的老路,靠帮商家做活动等来一笔笔地还清负债。

官司缠身,有两员工因公司没有为他们买 保险 诉至法院,印刷厂的追款传票也同期到达。最后协商,两员工从公司旧电脑里各挑一台带走,剩下的钱和印厂欠款都分期还清。

从2008年到2009年上半年,他们靠卖苦力还完所有负债,公司开始扭亏为赢。苦难终将变成财富,留下来的人都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而留下来的客户都成为他们最稳定的合作伙伴。开火锅店的老大哥魏明当初也是他们的大债主,七八千元的广告可不是小数目,他笑称,这笔钱至今都不曾算清楚过,他们已然成了好朋友。他看得起龙宏有男人的担当,而龙宏更是视魏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言必尊称其为“师傅”。

从2009年开始,他们的业绩迅速提升,年收入从几百万迅速提升至上千万,大家都过上了比以前好得多的生活。可文鹏元和龙宏从没分过一次钱,只领固定工资。其余的钱都用来折腾新项目,失败很多,但从不放弃。

化敌为友

新合伙人不打不成交

渐入佳境时突又退出

早在2006年,龙宏已敏感地留意到大学校园变化,互联网带动下,校园论坛开始火起来。2007年,他与黄海波在此短兵相接。

黄海波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大二的学生。此时的大学校园已经非常OPEN,而更OPEN的黄海波靠自己制作的软件,在为大学生广告联盟西南百余个高校BBS网站提供服务。他从外面每拉到一个广告客户,仅用一分钟时间就可以通过软件上转至所有高校的BBS论坛内。仅凭这个轻松的业务,黄海波在大学期间的年收入可达上百万,利润高至五十多万。

可这么惬意的生活,竟生生被龙宏打破。龙宏试图进军BBS的广告市场,找到黄海波,缺乏戒心的海波大大方方地为他引荐了BBS论坛的站长,不料却是“引狼入室”。不久后,他发现自己被抛弃,站长们乐得在他们之间挑起“战争”哄抬广告价,龙宏这边刚谈好价,他们一个电话打给黄海波,海波马上带着公章冲过去,反之亦然。大家都宁肯赔本赚吆喝,双方的恶性竞争没持续多久,龙宏主动找到海波。与其自相残杀,不如一致对外。两人一拍即合,龙宏退出竞争,几个月后,黄海波大学毕业,与龙宏文鹏元联手,正式组建了龙宏创业生涯中第一个互联网公司:锦途。

一个曾帮着海波做事的兄弟非常不理解海波与龙宏的合作。海波说,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总怕吃亏。但他认为,对创业而言,合作是必走之路。他和龙宏及文鹏元的合作也比较顺利,锦途4年多来,公司一直保持着70%至80%的增长。

可就在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时,黄海波却与他们又走到了分手。

用龙宏的话来说,黄海波更偏技术。黄海波自称热爱互联网生态,不需要过多地将时间用在维护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可这4年,他发现已远离自己的初衷,原本专注于互联网产品开发的他总是忙于经营。2012年,美恰立项。2013年,他奔走在锦途和美恰之间。2014年,海波决定退出,专注做美恰。“接下来我想做的事,超过了我们三个人的能力,需要引进新的人才,借助更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

龙宏这次放手得更加洒脱。他说,这不过是又一个十字路口,大家都要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未来。美恰是龙宏自创办锦途以来最引以为傲的产品,他也希望通过海波的努力,将它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独立后的黄海波,在天府软件园成立了成都美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三位新的合伙人分别来自于业内知名公司的高管层,都有着海波所不具有的优势:更多的资金,更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更强的技术能力。CEO黄海波笑称自己现在就是一打杂的。

续集

拼与梦

这是一个近乎实现的梦想:现在,他们已摆脱了当年的“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这些年轻人失去的,只是曾经套在他们身上的层层枷锁。至于他们能否赢得世界,还得慢慢看。

凤凰重生

合伙创办“找我网”

放言不怕阿里巴巴

送走美恰,龙宏迅速地将所有力量,投入了自己的新目标:找我网,一个专注于破解当下婚庆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等问题的互联网项目。

新合伙人岳战是龙宏不折不扣的粉丝。岳战从小喜欢广告设计,高二参加高考,考入成都理工大学读书。除了上课,他的所有时间都用于创办自己的广告营销社团。2007年,他在成都商报上读到了龙宏及其创业团队的 创业故事 ,并模仿龙宏们的方式,利用社团外联部做起了创收工作,广告效果相当不错,岳战去校外广告客户商家吃饭几乎全免单。

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岳战一直都能随性做自己喜欢的事。大学毕业,由于还没想清楚自己的未来,他尊重父母意见,应聘到了成都市工商局广告协会工作。与偶像龙宏的认识就在这里。一次,龙宏的同事去工商局办广告资质,他在法人代表的名字上看到了龙宏,欣喜无比。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朋友。

在事业单位工作两年,岳战决定离开。他费尽心思制作了3个精美的PPT简历发出去,很快便收到了广东顺德一家涂料公司的邀请,一个月后,他便从一个事业单位的人,变身为一个企业新创业项目的部门负责人。广东顺德有很多享誉中国的大企业扎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最地道的广东美食,都让岳战受益匪浅。2年后,他已升职为该公司高管兼股东,但他果断辞职,回到成都,准备创业。

岳战第一个就找到龙宏,问了他一个问题:龙哥,你挣这么多钱,花不完怎么办?龙宏回答:做事不是为了钱,人这一辈子要做自己最想干的事。岳战称,龙哥很踏实,我很不安分。我们的共同点就在这个答案上。龙哥其实有过很多赚钱的机会,但他始终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

岳战和龙宏终于携手,他的想法也得到了龙宏的支持,要求只有一个:必须要有对行业有足够了解的人。岳战二话不说,又用半个月时间制作了一个精美的PPT简历发出去。这次仅用8分钟就收到回复,受聘成为成都一婚庆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月薪1200元。一个星期后,老板主动将他的工资提到5000多,让他将自己在这周内提出的诸多改革意见付诸实施。不久后,他又应聘至成都最大的婚庆公司之一,月薪达1万多。1年后,岳战如约辞职。

2014年8月2日,他与龙宏创办全国首家婚礼服务预订平台“找我网”。2014年8月11日,阿里巴巴的婚庆平台———婚伴也高调问世。“我们不惧怕阿里巴巴,我们的核心定位与他们的都不同。”但这其实也不是岳战和龙宏的最终目的。他们的理想,是要搭建全中国第一个自由职业者就业平台。

理想远大,但创业的路却并非坦途。龙宏称,自己从不视创业为成功,创业对自己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而当初离开高效的三位小伙伴至今还和龙宏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及合作关系。刘洪燕、王林、刘振华离开高效后,共同创办了成都君盛元熙广告有限公司,该公司与龙宏的高效公司一直有业务往来,也成为很多知名品牌的广告代理商,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如今,他们又开始积极转投生态农业,买断了黑龙江五常一著名农民企业家的大米销售权,从今年10月起直供成都家庭。

离开成都的任建回到家乡西安,曾经也主要开拓西安校园市场,现已转行做实体开工厂,生产《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里面提及的陕西空心面。

2四川成都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团组织推荐项目贷款利率有优惠

问:今年我大学毕业想自己创业,可是缺乏资金,大约需要几万元的贷款。请问有哪些渠道可以获得资金的支持?

团***区县部部长穆永涛称,大学生创业先要明确需要贷款的资金数额,从而去选择一个获得资金比较合适的渠道。第一渠道是成都市自主创业小额贷款:高校毕业生在成都市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据实际人数放宽到20万元,贷款3年内由***全额贴息。

“如果你需要5万元以下,可申请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在新举措中,成都市明确将深入推进“YBC”和“银团互动”工程——这是大学生创业可获得资金贷款的另一个渠道,由共青团成都***负责。穆永涛说,大学生创业需要资金在5万以下的可向YBC成都办公室提出申请,通过评审,YBC将为其提供3—5万元无息、无担保、无抵押的创业启动资金,并为其指派一名创业导师。如果资金在10万左右则可申请“银团互动”工程,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可获20万元以下的信用担保贷款,对团组织推荐的创业项目,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可予以适当优惠。

应往届全国大学生均享优惠政策

问:我是2008年在外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能否享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是否只限于应届毕业生?

“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都可以来,成都鼓励外地优秀大学生来创业。”市人事局学生就业指导与市场管理处处长黄通贵表示,只要是2004年以后毕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都可以申请,生源地不局限于成都或四川,只要创业项目通过评审均可获得最高5万的小额贷款。目前,成都市有关部门正对大学生获得小额贷款的申请程序、条件等具体细则开展制定,近期有望出台。黄通贵称,本次成都市出台的17条新举措针对的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暂不包括成人大学、电大等毕业生。

“创业的领域,大学生毕业年限以及毕业学校所在地均无限制,只限制创业地点,必须是在成都创业。”穆永涛称,YBC和“银团互动”工程的市场准入放得很宽,只要近年毕业的大学生在成都创业就可申请,关键是要项目好,有时仅仅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创业想法也能获得数十万的贷款支持。在此同时,一些超市,甚至是电瓶车修理等创业也可申请YBC计划。记者石莉芳姚长寿

成都市政策咨询联系方式

一)***组织部和市人事局的电话分别为:86633278,61882692;咨询事项:各级招录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定向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

二)市科技局的电话:61881720;咨询事项: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投资。

三)市人事局的电话:61882692;咨询事项:高校毕业生服务城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人事代理服务,服务基层高校毕业生***技术资格评审,“***助学贷款助还计划”。

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12333;咨询事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招用首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岗位补贴,高校毕业生创业

成功一次性创业补贴,中介机构推荐高校毕业生就业职介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券,各类企业招用首次就业的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岗位补贴,高校毕业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

五)市商务局的电话:61883700;咨询事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培训补贴。

六)市工商局的电话:85394311、85394331;咨询事项:高校毕业生创业工商***政策。

七)市房管局的电话:86279772;咨询事项:高校毕业生廉租房。

八)团***电话:86130411;咨询事项:高校毕业生创业园,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资源库,“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和“银团互动”工程。

3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成都冒出80后网络创富新生代

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成都冒出80后网络创富新生代

受访人:成都密密麻麻网创始人

获奖: 2006 年 10 大财经风云人物 新锐奖

邵晨:我从 “ 互动 ” 中赚钱

邵晨,是历年 “ 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 ” 最年轻的候选人,不过这位 24 岁的小伙子已在网络中闯荡了 5 年,在成都圈子中名声显赫。

19 岁就做命运的 “ 掌门 ”

邵晨曾先后创办了近 10 个项目,经历了四次公司倒闭,直到最近两年才驶上了快车道。

2002 年, 19 岁的邵晨就建起中国第一个空调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制冷在线。但一年后,邵晨在发展思路上与外聘管理层产生严重分歧,邵晨决定退出。将股份变现后,他去了杭州,那里有他最崇拜的马云。他没能见到马云本人,却意外发现了浙江都市网,这家专门提供吃喝玩乐服务的网站居然做成了浙江第一大生活门户。当时西部尚无一家类似网站,便决定把这个模式复制到成都。

“ 成都都市网 ” 创办后很快就吸引了数千商户和数万网民加入折扣服务体系。 2004 年底,成都都市网开始赢利,并一度跻身全国都市网 4 强。

让生活都变成 2.0

2005 年 3 月,邵晨已在圈内赢得了 “ 网络西南王 ” 的绰号,褒义是 “ 他的网站在当地称王 ” ,而贬义却是 “ 未能在全国开花 ” 。他从成都都市网抽身后,花了一个月研究携程和分众的成功经验,很快推出了 “ 密密麻麻圈网 ” ,定位于城市互动生活消费,这是目前新兴网络 2.0 的代表。与之神似的杭州口碑网,已被阿里巴巴以近 600 万美元价格收购。

“ 传统网络是接受式,而 2.0 更加互动。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已经全面互动化了。所以密密麻麻圈网做的就是把生活互动内容落到实处。 ”

据称, “ 密密麻麻圈网 ” 提供的消费信息已覆盖 20 多个领域,配合 DM 杂志的开拓、建立消费俱乐部等,已成为最受成都年轻人欢迎的本土网站之一。通过合资运作, “ 密密麻麻圈网 ” 相继落地重庆、广州、杭州,全国会员数量已增长到 30 万,今年预计将扩张到全国 10 个城市和马来西亚,其营收规模和扩张速度在中国同类网站中居前列,并在四川 web2.0 概念网站中首批实现大规模盈利,也是少有的跨省大规模投资运营的公司。

对话:细节 “ 堆成 ” 能量

记者: 2006 年你最得意的是啥?

邵晨:去年底参加东方卫视 “ 创智赢家 ” 真人秀,我作为唯一的成都选手直接进入 48 强训练营。得不得奖倒无所谓,关键是凭此机会能够和同全球投资公司频繁接触。

记者: 2006 年最让你难忘的是啥?

邵晨:去年 5 月全国网商大会在成都召开,马云有句话让全场哗然: “80 后创业者会有 95% 无声无息地死掉, 4% 在死的时候会冒一个泡泡,只有 1% 的人会成功。 ” 我当时怎么也笑不起来,领着团队开了一通宵的总结会。我说, “ 我们就把创业当成玩游戏,但一定要狠命地玩。我们情愿在***、上海或北京冒个泡,也不能憋死在成都。虽然我们现在还很平凡,但每一个细节积累起来就能爆发巨大能量。 ” 当时大家都哭了,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你对年轻人创业有何建议?

邵晨:每天早晨照镜子,别看自己帅不帅,漂亮不漂亮,而要看比昨天成熟了一点没有,能否具备承载金钱和大任的能力。

记者罗曙驰

  四川互联网人物志 - 邵晨 : 不知疲倦的 80 后创业者     佳伦访谈

邵晨也是通过 donews 了解的,邵晨在 donews 西南版相对比较活跃,在上海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大名,在成都 2.0 聚会上第一次感受了他的风采。激情而又加理性的演讲让大家都刮目相看,当时一直以为这么丰富的工作经验年龄一定不小,后来才知道年仅 24 岁不到岁,就有 13 个项目的创业经历,更是让我重新审视这位不知疲倦的 80 后创业者。    邵晨在成都互联网及整个互联网的圈子都是很活跃的, “ 成都网站手拉手 ” 的一次活动真正拉开了成都互联网同行之间实际的商务合作。而在积极的与外省同行的交流中也树立他们密密麻麻的行业地位,前一段跟一位天津的朋友聊天竟然也知道成都有个邵晨,而那个时候邵晨的项目还仅仅是面向成都本市。 4 年创业 13 个项目运做的经历给了他很宝贵的经验也积累下最重要的财富 -- 稳定的运营团队。在我个人对他的采访中提到他的创业经历他这么说: “ 做了很多项目,有电子商务、网络媒体、会员增值服务等,很多因为选择错了资金,没有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浪费了很多时间 ”, 马云曾经说过,要学习千万不要学习那些成功者,去学习那些失败者。因为成功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而失败却各有不同,相信这样宝贵的经验给他新项目的运做提供很重要的参考。    在提到为什么选择成都创业的时候,他说: “ 成都创业成本比较低,而且比较熟悉,在沿海竞争那么大的情况下,来成都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做的是消费,当然这个休闲城市很适合我们的发展 ” ,邵晨在川大读书来自浙江,讲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让人一时无法判断他到底是哪的人,真正的融入四川也是他成都创业的一个重要砝码。    目前邵晨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密密麻麻的生活社区中,据他反映目前密密麻麻已经进入了良性的运做中,基本实现自负盈亏甚至还有部分赢余,目前的运营主要是做会员服务。当然他也在积极的寻找投资为密密麻麻网的全国扩张做准备。    每次大家在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邵晨是不是东北人,因为他的豪爽和热情,让我这个正牌的东北人不禁汗颜。邵晨这种激情也同样感染着他团队的每一个人,上次重庆之行与密密麻麻的另两为员工的交流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创业型公司在初期是很容易形成这样凝聚力的但是能把这样的凝聚力保持四川确实很不容易,这与邵晨一直保持着高昂斗志的性格是分不开的。相信他和他的团队会越做越好。 下面引用我对邵晨采访时候他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相信对大家会有一些启示: 1. 个人经验总结,如果运营网站 ?

我坚持踏踏实实做项目,不要仅仅为了人气。项目一定能够要有用,有生活、商务上的利用价值。 2. 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

把工作再做扎实一些,做出更稳定的收入模式,稳步扩张。 成都冒出 80 后网络创富新生代 (截选) 当常人眼中的 “80 后 ” 还代表着浮 躁 和幼稚时,这个词却悄悄地与财富结了缘。事实上,一批二十岁出头的互联网精英正在 “ 批量制造 ” 着传奇,同时创造着一个新的财富群体 ———“80 后 ” 。 “80 后 ” 这一财富新生代的崛起,正在颠覆传统; “80 后 ” 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创富模式也慢慢浮出水面,并为人们热切关注。今天,我们就把目光投向成都的几个 “80 后 ” ,看看他们有着怎样不同于其他群体的创业故事和真实生活。    网络 “ 西南王 ” 今年 24     24 岁的邵晨早已尝到了淘金的甜头并在互联网圈子里获得一个雅号: “ 西南王 ” 。过去 4 年,邵晨做过 13 个网络项目,有一半成功,且在西南市场占有率居高。

邵晨在红瓦寺某商住楼买了一个写字间。 “ 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 ,有 30 多个年轻人在为其创建的 “ 成都都市网 ” 和 “ 密密麻麻圈网 ” 效力。坐在跟员工没区别的 CEO 座位上,邵晨能够望见对面的母校四川大学。中途辍学的他至今没拿到毕业证,但这并没妨碍他最近被母校奉为 “ 十大创业之星 ” 回校演讲。

1999 年,邵晨进入川大。出身于浙江宁波一商业世家的他对做生意兴趣浓厚。进校不久就到三星中央空调去打工做销售了。打工阶段,邵晨就起了触网创业的念头。 “ 当时,我在一家全国性的空调制冷网站上做信息发布,看到申请会员还要交费,我想与其向别人交钱,不如自己也来赚钱。 ” 就这样,自学了 8 个月如何建网的邵晨筹了 4000 元钱,和 5 个朋友搞出了 “ 中国制冷在线 ” ,把川大学生宿舍弄成了办公室,在床边架起笔记本电脑就开干。创业 1 年,邵晨笑称 “ 只赚了点工资 ” 。尽管项目一度在行业网站中排前,可由于对资金把握不当, 2003 年网站宣告 “ 破产 ” 。邵晨遂转向做旅游业网站,帮旅行社在网上代理散客招商。 “ 最火时,一天就收入 5000 元。 ” 然而邵晨还是认为这种小打小闹赚钱太慢。更重要的是,这种项目的门槛太低,很快就会有实力雄厚的替代者出现。于是,邵晨回到互联网创业氛围更浓的浙江。当时,浙江都市网让他眼前一亮 ——— 他决定利用网站易于聚集人气的优势,吸引网民成为收费会员到合作商户处进行折扣消费,网站从中提取佣金赢利。

就这样,克隆浙江都市网的成都都市网于去年初建立,很快吸引了 3000 商户和数万网民加入折扣服务体系,其中最多的是娱乐夜场和美食两大领域。操办着 “ 成都粉子 ” 每月网上评选的邵晨认为,成都与美女、生活质量、时尚的紧密联系,正是都市网的沃土。 “ 浙江都市网投资了 800 多万元,而我们只花了 20 多万元,就在全国都市网中排名第 4 。 ” 邵晨透露,本地一家大型集团收购成都都市网的谈判已到最后阶段,估值可上百万元。

邵晨今年初还在成都推出新型网络社交平台 “ 密密麻麻圈网 ” ,短短数月即吸引了 1 万多成都网民,建立了 “ 成都粉子 ” 、 “ 同城约会 ♀” 、 “ 食字军 ” 、 “ 夜成都派对 ” 等 100 多个圈子,定期聚会,消费指向性强,活动完了网站又开专区让会员进行聚会服务点评,扩大了商家的口碑效应,这种模式让很多成都商家兴趣大增。

邵晨算了一笔账: “ 圈网 ” 在一个城市的活跃会员若达到 1 万人,每人的吃喝玩乐若有 3000 元 / 年,按 10% 的返还佣金计算,网站就有 300 万元 / 年的进账,十个城市就是 3000 万元 / 年。 “ 目前已有几家风险投资公司对此颇感兴趣,眼前最重要的是尽快把现金流规模做起来,我们不能只守在成都。 ” 邵晨透露,他不久将进军广州。

记者的话

破网新一代     三个 “80 后 ” 创业的故事,仅仅是财富新生代的缩影。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去年底四川总网站数为 14769 个,占全国网站数量的 2.1% 。 “ 成都互联网中实在有太多高手。 ” 邵晨估计,成都至少有 20 家以上的网络公司达到 20 万 / 年的利润,不需风险投资或上市就能活得很滋润。成都数字娱乐软件园负责发掘团队的李静女士透露,在最近软件园推出的 “ 创业团队 ” 计划中,许多报名者都是上世纪 80 年代出生的后起之秀。

在调查中,记者深刻感受到,这批 “80 后 ” 财富新贵有许多共同点:尽管年轻,但他们方向明确、很有主见,敢于破除成规,不怕失败;他们在业内一线至少摸索了 2 年以上,有成熟的商业赢利模式,善于利用风险投资壮大自己;他们善于创造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有着远大的发展目标,能激励发挥员工才能,不靠高薪就能吸引高手为其打拼;他们的学历不一定很高,但他们善于学习。

上述三个团队都承认一点:和 90 年代末涌现的第一代四川互联网商人相比, “80 后 ” 实在幸运,他们没有经历网络泡沫带来的那种阵痛,恰好借鉴了前辈们留下的经验教训,目前互联网正处于第 2 轮热潮,市场环境好了很多 ——— 他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 “80 后 ” 的出现,让本来互联网产业不是

很发达的成都,有机会在许多方面和北京等一线城市一较高下。 在一个名为 “ 捌零年后聚集地 ” 的成都网络圈子里,有一句 “ 开圈语 ” 让人印象深刻 ———“ 这里是 80 年代人聚集地,我们最活跃,我们夹在困难与幸福之间。我们是怎样的一群人,让世界去说吧,走我们自己的路。 ”

;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45813932@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