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创业网、一个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好项目和创业资讯的网站!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创业知识库

秦王朱樉,朱樉

好兰朵全品类家居集合 2022年06月28日 03:00:18

今天给各位分享秦王朱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本文目录一览:

2明朝秦王是谁?

明朝秦王朱樉。

朱樉1356年12月3日在濠州钟离出生,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个儿子。洪武三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洪武二十二年,为宗人令。

洪武二十四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藩封。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朱樉受父命率平羌将军宁正等人征洮州,获胜,受赏赐甚多,洪武二十八年朱樉病死。

扩展资料: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朱樉受命率领平羌将军宁正前往洮州征伐叛番,多有擒获,叛番畏惧于是投降。

朱元璋十分高兴,对其赏赐甚多。朱樉在征伐过程中多次露宿山野时得瘴疠,同年三月,朱樉去世,年四十在位二十七年。

朱元璋命礼部尚书任亨泰定丧礼谥愍。朱元璋赐其谥册说:我深感哀痛,此乃父子之常情,我追赐谥号,此乃天下之公理。

朕所封诸子,以你年长,首封于秦,希望你能永保禄位,以作帝室之屏。为何你不修养德行,以致殒身,故赐谥号为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樉

3朱元璋为什么不杀秦王朱樉难道他犯的不是死罪吗?

朱樉(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明朝第一任秦王,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

至正十六年(1356年)十一月生,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就藩西安。

朱樉幼年聪慧,严毅英武,成年后却多行恶事,荒唐无度。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朱元璋赐其玺书说:“关内百姓,自元朝失政以来,不胜疲惫。如今我平定天下,又有运粮纳税之劳,百姓仍未休养生息。你到藩地之后,如果宫殿已完工,就暂且将其他不重要的事务全部停止吧。” 然而朱樉却不以为然,在宫中大兴土木工事、劳民伤财,不从父命,招来朱元璋的斥责与不满。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孝慈高皇后崩,朱樉与晋、燕诸王奔丧京师,十月还国。十七年,皇后大祥,复来朝,寻遣还。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朱元璋将大宗正院改为宗人府,因其为诸王之长,任命朱樉为宗人令。

洪武二十四年(13***年),朱元璋以朱樉过失太多为由,将其召回京城,而命皇太子朱标到达西安,巡视关陕。朱标返回之后,从中调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才让朱樉返回藩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朱樉受命率领平羌将军宁正前往洮州(今甘肃临潭县)征伐叛番,多有擒获,叛番畏惧于是投降。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朱樉被三名老妇人下毒致死,年四十,在位共二十七年。

4明朝秦王朱樉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

朱樉[shǎng](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次子 ,明成祖朱棣同母兄,母孝慈高皇后马氏(马皇后) ,明代藩王。

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西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13***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藩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朱樉受父命率平羌将军宁正等人征洮州,获胜,受赏赐甚多。同年三月朱樉病死。

5因为太荒唐,死后被朱元璋钦定谥号为“愍”的王爷是谁?

这说的是朱元璋的次子明朝秦王朱樉,朱樉的一生有些像唐朝的李世民,都是开国帝王的次子,都是受封为秦王,不过不一样的是,他没有李世民的宏才伟略,甚至连德行都非常差,不过在野心方面,他可不比李世民差到哪去。可惜朱元璋不是李渊,他大哥朱标病逝,腾出太子位,他都没有坐上,他的一生就是在野心与放纵中度过。他死后,朱元璋给他钦定谥号为“愍”,有朱元璋表达自己对儿子去世的悲痛之情,但更多地是他这个老父亲打脸朱樉的意图。

秦王朱樉

史书上说朱樉是马皇后的次子,当然朱棣登基后,修改了他们哥几个出身,所以有学者认为朱樉的生母很大可能是朱元璋的李淑妃。不过这并不影响朱元璋对朱樉的宠爱,除了他大哥朱标以外,估计朱樉就是朱元璋最有感情的一个儿子了,毕竟年纪比较大,陪伴朱元璋的日子也比较长,而且据说朱樉自小就聪明无比,还英勇神武,这么一个聪慧又有军事能力的儿子,谁不喜欢呢?朱樉十五岁封秦王,封地在西安,从封地上来看,朱元璋将极其重要的军事重地交给朱樉,可见他对朱樉的重视程度,以及他能力的认可。

之后朱元璋改立宗人府,朱樉作为朱元璋的次子,在皇子中,是除了太子朱标以外身份最贵重的皇子,理所当然,他成为了宗人府的宗人令,掌管一切皇族事务。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的心中,老大朱标是第一位,老二朱樉就是第二位,没有其他。这么看朱元璋是个公平的爹,对年长儿子的爱都一碗水端平。

花样作死的人生

别看朱樉一生与帝位无缘,但从朱元璋对他的宠信来看,他已经达到了皇子的顶峰了。朱樉的正妃是王氏,就是元朝河南王王保保的妹妹,也就是金庸武侠小说里敏敏郡主的原型,可惜朱樉不是张无忌,做不到弱水三千众取一瓢也就罢了,人家是个好色的王爷,还是个见一个爱一个的纨绔王爷,而且为了猎艳,什么强娶民女,玩腻了抛弃都算好的了,直接溺毙身亡。也许小说就是小说,敏敏郡主有张无忌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余生,而王氏却只得到了朱樉的冷落以及侧妃邓氏的虐待。

朱元璋非常欣赏王保保,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正是因为这份欣赏,朱元璋才会将王保保的妹妹许配给自己的次子做王妃,之后他又将开国功臣宁河王邓愈的女儿许给朱樉做侧妃。从朱樉的妻妾配置上来看,也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对他的重视程度。可惜王氏没有留住朱樉的心,邓氏也一样,只不过邓氏比较会迎合朱樉,跟着朱樉一起兴风作浪而已。尤其是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作为次子的朱樉就准备坐上储君之位,邓氏更是在王府中私自定做了龙袍与皇后的礼服。

钦定谥号"我深感哀痛,此乃父子之常情,我追赐谥号,此乃天下之公理。朕所封诸子,以你年长,首封于秦,希望你能永保禄位,以作帝室之屏。为何你不修养德行,以致殒身,故赐谥号为愍。"

虽然朱樉在封地胡作非为,而且还有野心想要登上储君之位,不过朱元璋除了时不时就敲打一下他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以外,也没什么太大的动作,比起他杀功臣,杀武将时的心狠手辣,他对儿子那叫一个溺爱的不得了。洪武二十八年,朱樉受命跟随平羌将军宁正去平乱,期间他英勇无比,杀敌无数,但因为夜宿山野,感染瘴气,不治身亡,朱樉死的时候才四十岁。于是乎朱元璋感慨一大堆,就给朱樉一个谥号为“愍”。

“愍”什么意思呢?简单点说就是悲伤,主要是表达了朱元璋老年丧子的悲痛之心。不过朱元璋的那通话又好像隐约中透着揶揄朱樉的意思,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好像没有什么谥号能比“愍”更能凸显朱樉的胡闹荒唐了。

6朱樉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他会被父亲朱元璋厌恶?

秦王朱樉为非作歹,在封地西安城内干尽坏事,最终被王府奴仆投毒害死。朱元璋又气又恨,亲自书写长篇祭文痛骂他的胡作非为。

朱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子,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封朱樉为秦王,时年14周岁。洪武三年长兴侯耿炳文负责建造秦王府,直到秦王府建造完备后,秦王朱樉才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西安。

以古都西安作为秦王的封地,朱元璋显然是有着特别的期待。在册封秦王的文书里,朱元璋对秦王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多膺多福。”朱元璋又为朱樉选定了王府官员和师傅,郑九成为秦府左相兼陕西行省参政,王克让为左傅,文原吉为右傅,管理秦王及王府事务。朱元璋还不忘教导郑九成等人,让他们好好辅佐朱樉。显然,朱元璋是希望朱樉能够起到坐镇关中、镇守西北的战略作用,为己分忧,为家国出力。

朱樉抵达西安之后,朱元璋还郑重其事地送玺书予他,告诫他要勤政爱民。可是,朱樉却辜负了朱元璋的期望。至今,西安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明朝掌故:明朝初年,朱元璋不许民间直接以银子作为货币流通,而是发行了大量的纸钞,称为“宝钞”。纸钞不仅难以保值,且不耐久存,容易腐朽。一日,秦王朱樉听了库吏汇报,得知府库中有大量朽烂的宝钞,心疼不已。时有小人进言,可以将损失转嫁给城内百姓,朱樉大悦。遂令人携库中烂钞往百姓处强行买羊,买到羊之后,再高价将羊卖还给百姓,且只换铜钱。一来一回,不仅把烂钞彻底处理掉了,还多赚了不少钱,搞得城内百姓怨声载道。而秦王朱樉却自以为得计,开心不已。

不止如此,性情乖戾的朱樉,在西安,天高皇帝远,把父亲的谆谆教诲抛在脑后,屡犯法度,可谓犯下了累累罪行,惹得民怨沸腾,完全没有起到震慑西北的政治作用。朱元璋多次大发雷霆,对其恨得咬牙切齿。朱樉生前,朱元璋就曾多次警告、训诫,甚至召其回京反省,但朱樉丝毫不顾念父亲一片苦心,回到西安之后更加肆意妄为。洪武二十八年三月二十日(1395年4月15日),王府内多年的矛盾和隐患终于爆发,朱樉在王府内被奴婢毒杀身亡。

晚年的朱元璋对朱楝的早逝又恨又痛,写下了《谕祭秦王祝文》。这篇祭文名为祭奠,实为罪状,在古今祭文中堪称绝无仅有。朱元璋在祭文里痛斥了秦王的累累罪行,细数28项罪名,比如偏信次妃邓氏,虐待正妃王氏;在西安肆意剥取民脂民膏;服制僭越等等。

7朱樉被谁毒死

朱樉被三名老妇人下毒致死。

朱樉樉shǎng(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任秦王,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明代九大塞王之一。

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于西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13***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藩封。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朱樉受父命率平羌将军宁正等人征洮州(今甘肃临潭县),获胜,受赏赐甚多。秦王正妃是元朝河南王王保保之妹观音奴。秦王次妃邓氏是宁河王邓愈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朱樉为人下毒而死,王妃王氏殉葬。其庶长子秦隐王朱尚炳嗣爵。

朱樉的恶行

1、在封地连年命令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军民陷入困窘,以至于卖儿鬻女,但是朱樉却下令对三百多余来王府求饶的百姓大打出手,当场杀死老人一名,捉拿了近百人。

2、朱樉在王府大兴土木,役使军民在宫中建起亭台池塘取乐,与次妃邓氏在其中折磨宫人取乐,被朱元璋斥责为“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3、朱樉宠爱次妃邓氏,而将正妃王氏软禁于别处,每天只是用差劲的器皿装一些不新鲜的食物水果去给她食用,为了讨好邓氏,专门派人沿海布政司收买珠翠,使百姓家破人亡。

4、在宫中常滥用私刑,割去宫人的舌头,将宫人埋于雪中冻死、绑在树上饿死、用火烧死等,秦王府内的罪人,按律应解赴京城治罪。但是朱樉害怕这些人到了南京之后,会泄露自己在封国胡作非为的事实,竟然将这些人全部灭口。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45813932@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